3-3-1《滕王阁序》课件(苏教版必修四)

文档属性

名称 3-3-1《滕王阁序》课件(苏教版必修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01 17: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答案:
1、岳阳楼
2、忧与乐
江南四大名楼
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黄鹤楼
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崔 灏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黄鹤楼对联 :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滕王阁雪景
滕王阁:
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7)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建成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1985年10月8日又重新建成,屹立于鄱阳湖, 赣水之滨。
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如唐代诗
人钱起的《滕王阁诗》,宋代刘敏求的诗,辛
弃疾的词《贺新郎·赋滕王阁》,明代洪武年间
解缙有对联语。但后人的作品无有出王勃右者,
他的《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
广西容县真武阁
真武阁 :
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为奉祀真武大帝以镇火灾,在古经略台上建起的三层楼阁,至今已有400多年,仍屹立于容县城东绣江之滨 。
真武阁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黄瓦宽檐,全阁用近3000条格木构件,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整体,全阁未用一件铁器。更为奇特的是,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这是她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点——悬柱奇观。
鹳鹊楼
在山西省永济市,建于北周时期,因鹳鹊经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元朝初年毁于战火,重建于1997年。鹳鹊楼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景色壮美,历代文人墨客留诗者众多,其中以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鹊楼》尤为著名。整个鹳鹊楼景区以鹳鹊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形成了晋南地区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滇池大观楼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古今第一长联
作者:孙冉翁
《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在学这篇课文前,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作者。
王勃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他的赋、表、碑、颂等,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文,其中不乏佳作。其具体生平如下: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亦称“初唐杰”。少有才名,勃六岁善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被举为神童,授朝散郎。乾封初,为沛王侍读,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后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或三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写离别之情,却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这是一句王勃的千年名句,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篇序文《滕王阁序》。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摭言》(卷五)
滕王阁之魂是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的文眼
又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骈文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与唐 “古文”
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
亦称“四六文”。
特点:1. 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
六字句。
2. 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3. 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运用得当,内容
丰富,也能增强文章艺术性。
下面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总体把握文章,并注意七字句的句读
七字句与诗文节奏不同。诗的节奏一般是四三
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
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 启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习思路
1 .仔细阅读文章注释,借助字典弄清文意。
2 .掌握用骈文句式(对偶句式)推测词义的方法。
3 .要充分利用本文句式对偶、音韵和谐、
辞采华美等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
总体把握文章: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第 一 段:扣“洪 府”,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三、四段:扣“饯”,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五段:扣“别”,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中心归纳:
序文用富丽的辞藻,称道洪州,记叙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
名句欣赏: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描画出眼前晚景,秋意极浓。
这句话把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霭加以对比;先写近水,后写远山,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色彩的浓淡对比,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寒”字体现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名句欣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 字形容彩画气势形貌。
翻译:层叠的山峦耸立起一片苍翠,向上冲出了层层青云;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从那里)向下看看不见大地。
名 句 欣 赏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确实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诗句, 但王勃的句子较原句更真实自然,优美动人。落霞在天上飘动,白鹭在空中翱翔,红白相映,色彩鲜明;晚霞原本是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他与有生命的飞鸟并提,构成了鲜活有趣的画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全句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翻译: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登楼抒怀之种种: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自古及今,文人所赋之深情,从总体上看这些情怀可分为以下几类。
1.对风景如画,“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 或欣赏。例如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及《望天门山》
2.表达多亲人朋友的思念.如孟浩然的《 秋登万山寄张五》
3.表达自我的人生理想与胸襟抱负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忧乐”情怀
4.对历史上或现在的事件人物的是非成败得失进退的评价,如李益的《上汝州郡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周瑜的评价。
5.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重在表达英雄失路,
报国无门。如本文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及王粲的《登楼赋〉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6.表达对宇宙无穷,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的思考《登幽州台歌》
此内容与怀古诗的抒情内容
是交叉重合的
注意:
这些情感在文中一般都会交集出现,一篇文章只单纯表达一种情感的是很少见的,那么文章一共出现了几种情感,诗句具体又是表达什么情感的,这需要同学门结合具体文章语境具体分析。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