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练习册和红蓝笔
精神饱满、坐姿端正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其实到不了一百家,三五十家顶天了),其中有一家叫作“阴阳家”,就是基于《周易》的阴阳两仪理论,研究宇宙和万物本原、构成要素的一派闲人。已经无可考证,究竟是其中哪位阴阳家在经过长期的调研、冥想或者干脆一拍脑门儿,最终拿出了跟西方四元素论非常接近的五行学说。
----马伯庸《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2019搜狐时尚盛典年度最有魅力男人提名:马伯庸
春秋战国怎样的“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2、掌握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3、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同学们阅读材料(课文):
时间:5分钟
要求:
1、有几则材料(几个框题)
2、几则材料主题是什么(本文题目)
3、材料包括文字(大字、小字)、地图、彩图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课文)回答问题(先自己画出再小组讨论):
1、老子介绍:原名、诸侯国、历史地位、思想、著作?
2、孔子介绍:诸侯国、历史地位、思想、著作、评价?
3、百家争鸣的背景、学派?
4、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代表人物?
5、百家争鸣的影响?
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一、老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学说:《道德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所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核心思想:“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
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
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思想: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教育方面: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2)、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整理古籍:晚年精心整理古代的文献资料,对传承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2)相关著作: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
孔子的地位影响:
(1)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
(2)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
尚贤、
节俭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荀子》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时代
著作
主要思想
儒
孔子
春秋
《论语》
人们应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提倡“仁”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可持续发展
荀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墨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道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法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当堂检测
B
C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D.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课下作业:练习册课堂优、课下优
欲知后史如何,
且听下节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