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智源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A
C
C
A
B
B
AD.
BD
BC
ABD
1.【答案】D
【解析】:A、B、C三项均正确,D项中三条路径的路程与时间不同,但位移是相同的;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2.【答案】 D
【解析】 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v=v0+at,当t=1
s时物体速度为v1=-5
m/s+(-1)×1
m/s=-6
m/s,故A、B、C错误,D正确。
3.【答案】A
【解析】: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停下来,故轿车的加速度很大,故A正确;火箭点火的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轿车的加速度大不是因为轿车的速度变化大,而是因为轿车的速度变化快,故C错误;如果火车高速行驶时速度没有发生变化则其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A中,研究对象应该是青山,以孤帆为参考系,青山和孤帆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故A正确;B中,研究对象应该是桥,以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B正确;C中,研究对象应该是水,“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故C错误;D中,牛郎星、织女星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符合题意的是C。
5.【答案】C
【解析】加速度大小为1
m/s2,即a=1
m/s2或a=-1
m/s2,由速度公式vt=v0+at可得vt=3
m/s或vt=1
m/s,故选C.
6.【答案】A
【解析】车辆的末速度为零,由v2-v=2ax,可计算出初速度v0==
m/s=30
m/s=108
km/h,该车严重超速.
7.【答案】B
【解析】根据x=v0t+at2=2t+t2知,质点的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5
s内质点的位移x=v0t+at2=2t+t2=(2×5+25)
m=35
m,B正确;质点在3
s末的速度v=v0+at=(2+2×3)
m/s=8
m/s,D错误.
8.【答案】 B
【解析】 汽车的刹车时间t0==
s=4
s,故刹车后2
s内及6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x1=v0t1+at12=20×2
m+×(-5)×22
m=30
m,x2=20×4
m+×(-5)×42
m=40
m,故x1∶x2=3∶4,B正确.
9.【答案】AD.
【解析】: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故A正确;探测器环月圆轨道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0,路程不为零,故B错误;调整姿态时探测器形态变化,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比时间,而瞬时速度是探测器飞行时某一时刻速度,不为零,故D正确;
10.【答案】 BD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故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均匀变化,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故B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故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v与t是线性关系,根据数学知识可知v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D正确。
11.【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图象问题。甲在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
m处向正方向运动,6
s时达到正方向的2
m处,运动方向不变,总位移为4
m,故A错误,B正确;乙0~3
s内做负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6
s内做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则总位移为零,故C正确,D错误。
12.【答案】 ABD
【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1∶a2=∶=1∶2,故A正确;位移的大小之比x1∶x2=v·2t∶vt=2∶1,故B正确;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1∶2=∶=1∶1,故C错误D正确.
13.【答案】 0.10 0.27
【解析】 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条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条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m/s≈0.10
m/s,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0.27
m/s.
14.【答案】 (1)左 (2)0.1 (3)2.0 (4)0.80 (5)17.00
【解析】 (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
(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
s×5=0.1
s.
(3)小车的加速度a==×10-2
m/s2=2.0
m/s2.
(4)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结合速度公式v=v0+at,可得v2=+a×T=×10-2
m/s+2.0××0.1
m/s=0.80
m/s.
(5)由题图和逐差法可知x67-x34=x34-x01,解得x67=2x34-x01=(2×11.00-5.00)
cm=17.00
cm.
15.【解析】:(1)动车出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3分)
代入数据得:a=0.3m/s2
(2分)
(2)
由运动学公式:
(3分)
得
100s
(2分)
16.【答案】(1).40
m/s
(2)20m/s2;3s
【解析】:(1).根据v2-v=2ax(2分)
v0==
m/s=40
m/s,(2分)
(2)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
(2分)
解得
(2分)
根据速度公式得
(2分)
解得
(2分)
17.【答案】(1) (2)
(3)
【解析】(1)设质点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则经过B点的速度为,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质点从A到B过程中,有:,(2分)
质点从A到B过程中,有:,(2分)
联立以上二式得:(2分)
(2)质点从O点到A点,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2分)
联立可得:.(2分)
(3)
质点从B到C过程中,有:(2分)
联立可得:(2分)保山市智源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如导航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出行的人们,更是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下面是某位游客司机准备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附近前往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导航规划了三条路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
B.图中的40分钟、38分钟、45分钟都表示时间间隔
C.图中的28公里、28.6公里、26.5公里分别表示路程
D.三条路径路程不同、时间不同、位移也不同
2.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
m/s2的直线运动,t=0时速度为-5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5
m/s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B.加速度为-1
m/s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C.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4
m/s
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①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③火车由静止加速到40
km/h需要20秒;轿车由静止加速到100
km/h需要15秒
④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A.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②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C.③因为轿车速度变化大,所以轿车加速度大
D.④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4.每天早上智源的校园里都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的“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
B.“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诗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水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牛郎星、织女星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可以视为质点
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经1
s后,其末速度( )
A.一定为3
m/s
B.一定为1
m/s
C.可能为1
m/s
D.不可能为1
m/s
6.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速度刚好是60
km/h
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2t+t2(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5
s内质点的位移为35
m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
D.质点3
s末的速度为5
m/s
8.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为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1∶1
B.3∶4
C.3∶1
D.4∶3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中国探月再启“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值得骄傲的是两次重大工程里都有我保山市施甸好儿郎杨本湘的巨大贡献,据悉嫦娥五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指的是时刻
B.“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嫦娥五号”探测器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将飞船看做质点
D.“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10.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1.物体甲运动的x t图象和物体乙运动的v 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0~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0~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12.一辆汽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0~2t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0变为v.在2t~3t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变为0,在这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2
B.位移的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2
D.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3.(6分)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________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10分)如图所示为“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开始比较密集的点,按时间顺序标注0、1、2、3、4、5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图中纸带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3)由图给数据可以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4)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__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5)若继续取计数点6、7,则计数点6、7之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5.(12分)动车铁轨旁相邻里程碑之间的距离是1km。某同学乘坐动车时,通过观察里程碑和车厢内电子屏上显示的动车速度来估算动车加速出站时加速度大小。当他身边的窗户经过某一里程碑A时,屏幕显示的车速是54km/h,如图所示。动车再前进3个里程碑,同学身边的窗户经过里程碑B,此时速度为162km/h。把动车出站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动车出站的加速度大小;
(2)该同学乘车在里程碑AB之间运动的时间。
16.(12分)中国到2030年将拥有4个完整的处于现役状态的航母作战编队,第三艘航空母舰已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设.航母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将所有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已知“歼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2,起飞速度为50
m/s,若“歼15”滑行100
m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歼15”具有的初速度为多少?
(2).“歼15”在航母上降落时,需用阻拦索使其迅速停下来。若某次“歼15”着舰时的速度为,勾住阻拦索后滑行停下来。此过程中“歼15”加速度的大小;及此过程中“歼15”运动的时间各是多少?。
17.(14分)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两点的距离为,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经过A点时的3倍,经过AB、BC段的时间均为t,求
(1)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
(2)O、A两点的距离.
(3)B、C两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