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01 20: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说明
本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20分,请同学们冷静思考,认真作答。
一、积累运用(30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的抄写在方格中(4分)
没有松柏恒,难得雪中青。
2、填空(4分)
题目 作者 朝代 出处 文句
《三峡》 《水经注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陶弘景 《全梁文》 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3\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我已歼(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②孩子们对未来的chō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
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
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xiāo( ),响遍山谷。
4.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分)
①请写出两句描写古今战争的诗词名句。
A , 。
B , 。
②《长歌行》中晓喻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 。
(4) 《归园田居》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 , 。
(5)《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 。
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做题。(6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流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
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
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
①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
成排比句。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三 峡》,按要求作答(16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哀转久绝 绝:消失 B. 乘奔御风 奔:飞奔
C. 夏水襄陵 襄:上 D.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7. 下列加横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疾也 以径寸之木 B.良多趣味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故渔者歌曰 故外户而不闭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0.填空:文中用“ ,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4分)
(二)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⑴解衣欲睡:
⑵相与步于中庭步: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4分)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1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三)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5.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 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
18.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3分)
19.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2分)
20.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写作(50分)
请你以“_________,我成长中的一座桥”为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爱”“母爱”“赞美”“挫折”等,再写作文。 ②要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 ③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答案
1——10题 略
11、⑴解开(或:脱下) ⑵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12.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答出句子大意即可)
13.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14.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仕途失意的落寞 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