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能力。
2.会写“毁”等生字,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4.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https://www./
资料链接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字词认读
殿堂
玲珑
剔透
安澜园
瑶台
diàn
lóng
tī
lán
yáo
武陵
宏大
侵入
奉命
灰烬
líng
hóng
qīn
fèng
jìn
字词认读
销毁:
瑰宝: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烧掉,毁掉。本文指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毁掉犯罪证据。
特别珍贵的东西。本文指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珍贵的宝物。
不可以估计,无法计算。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句段感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心句
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从这个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无比愤怒和痛惜之情。
句段感知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作者对圆明园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小园环绕在圆明园周围的布局特点,突出圆明园的主体地位。
概括介绍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布局。
句段感知
作者通过举例,概括地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让人感受到了圆明园景点之多,景致之美。
圆明园内的建筑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特点。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句段感知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句话从时间跨度和文物类型上巧妙地指出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历史之悠久、价值之高。
介绍圆明园内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
过渡句
句段感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写出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
写出英法联军残暴野蛮的强盗嘴脸。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憎恨。
毁灭经过。首尾呼应,
句段感知
毁灭之前的圆明园是怎样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
2
风格各异的建筑
3
收藏文物的珍贵
众星拱月的布局
句段感知
圆明园的辉煌
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作者为什么写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反衬
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
句段感知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主旨
当堂测评
一、依据课文填空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
,珍藏的
,
最后被侵略者
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辉煌的景观
珍贵历史文物
无情地全部毁灭
当堂测评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环绕(
)
宏伟(
)
估量(
)
奉命(
)
任意(
)
珍贵(
)
围绕
雄伟
遵命
随意
估计
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