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8 08: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声音》单元练习
(试卷总分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声音是由(
)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气体、(
)和(
)中传播。
3、耳朵是由外耳、(
)和(
)三部分组成的。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就越(
)。
5、耳朵是我们的(
),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我们耳朵中的(
)。
6、声音有(
)、(
)等变化。
7、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
),数字代表的是(
)。
8、调节电视机声音按钮,能改变声音的(
)。
9、在玩土电话的过程中,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10、写出你生活中常听见的四种声音(
)、(
)、(
)、(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的画

,错误的画
x
。(20分)
1、声音是由外耳听到的。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吹口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口琴的弹簧片振动产生的。


4、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但是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
5、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弱。
(
)
6、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在校园的不同方向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铃声通过空气向四周传播。
(
)
7、地震被埋后,选择敲击下水管道方式呼救最好。


8、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因为太空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9、物体的振动我们都能看到。


10、物体受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
棉线
B
塑料尺
C
铝片
2、电视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空气
B
琴弦
C
喇叭
3、敲击铝片琴,我们发现敲击最长的铝片,声音(

A

B
最低
C
最高
4、取粗细不同、长度相同的三根橡皮筋,套在盒子上用同样的力度分别拉弹这三根橡皮筋,哪根橡皮筋音调高

A
细的那根
B
粗的那根
C
较粗的那根
5、我们平时说话时,声音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
A
手机
B
空气
C

6、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声带
B
口腔
C
嘴唇
7、在真空中声音(
)。
A
传播速度更快
B
不能传播
C
传播速度更慢
8、在家里,我们对长辈说话(
)。
A
轻言细语
B
大声小声都可以
C
可以大声吼
9、在耳朵的结构中,有收集声波作用的是(

A
耳蜗
B
耳郭
C
鼓膜
10、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
A
水花四溅,水面产生水波
B
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
C
水面没有变化
四、动手操作。(10分)
1、请把下面的声音和传播它的载体用线连起来。
我们平时的对话
液体
通过土电话对话
气体
潜水时听到岸上的声音
固体
2、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会立即消失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给摩托车发动机装上消声器后基本听不到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进真空的罩子李听不到声音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
五、实验操作(10分)
1、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用一只手压在桌子边,用另一只手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做比较声音强弱的实验。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1、轻轻拨动一下使尺子上下摆动
2、稍微用力拨动,使尺子摆动幅度大一些
3、用更大一点的力,使尺子摆动幅度更大一些
你得出的结论:
2、实验器材:橡皮筋
实验目的:探索“弦”的声音和那些因素有关。
我发现:
(1)、当橡皮筋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弹拉得越紧的橡皮筋
(2)、当橡皮筋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弹越短的橡皮筋
(3)、当橡皮筋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弹越粗的橡皮筋
六、简答题(10分)
1、向水壶中倒水,我们可以听到声音的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请简单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请简单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