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课件(31张ppt)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课件(31张ppt)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7 17: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冬眠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欣赏下列一则短信,说说其中的妙处:
拟人、排比、设问
修辭無處不在
你知道哪些修辞手法?
排比、顶真、反复、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
借代、夸张、设问、反问等等
什么是修辞?
狭义: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在语言运用中,针对特定的表达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
修辞手法的考察方式

赏:古诗文(鉴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现代文(鉴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用:语言运用(与修辞手法结合)

文(运用修辞手法)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把结构相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
增强气势、强化情感
排比和反复的区别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或短语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二次以上。
拖延症是生命的盗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蓝宝石一样。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下雨了)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
用清水洗过蓝宝石一样。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
夜晚,天上挂着一艘小船。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
夜晚,天上挂着一艘小船。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必须有)
3、比喻词
生动、形象
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是不是比喻
我的同桌像他的爸爸。
新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
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蟋蟀在青草上弹琴。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蟋蟀在青草上弹琴。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情态。
拟物:①把人当作物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
生动、形象
修辞格介绍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比喻有喻体,拟人没有
下面没有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
C
这首诗都运用什么手法?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
”和“鏖战”把“诗豪”“风”“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气氛。
手法+阐述+特点+情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
看啊!那边走来一群红领巾。
旌旗十万斩阎罗
借代。“红领巾”代“小学生”,“旌旗”代“小学生”。
借代的几种形式
特征代本体。例: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具体代抽象。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部分代整体。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例: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芦柴棒”着急地将大锅里的饭烧滚…
借喻可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夸张:夸大或缩小
作用:加强感染力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只问不答。加强语气。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
顶真(针),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有三个或更多项组成。
叠音、对偶、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