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中考真题)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张骞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赴广东开展禁烟运动,领导了虎门销烟,因此本题选C;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A排除;郑成功的事迹是打败荷兰统治者收复台湾,B排除;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是民族英雄,
D排除。
2.(2021·广西河池市·中考真题)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A
【详解】
据“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B排除;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C排除;武昌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A。
3.(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历史试题)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
根据“英国割取香港……五口开放”等信息可知,英国最早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强迫中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故选A;英国最早从中国割占香港不是通过《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排除BCD。
4.(2021·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中考真题)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答案】C
【详解】
根据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爆发鸦片战争,从表格数据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符合题意;AB项都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关,但不是导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排除;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择C。
5.(2021·湖南娄底市·中考真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长技、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琦善是清政府中投降派主要的成员之一,而且是“罢战言和”的始作俑者,即清政府对外投降政策的第一个执行者,故A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打击了清政府统治,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1·四川中考真题)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可知,在清政府综合国力的衰微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通过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让虎门禁烟有理有据,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故A正确;BCD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错误。综上故选A。
7.(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我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A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8.(2021·山东中考真题)“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详解】
根据“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概括可知,材料内容为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都不含有关税协定内容。BCD错误。综上故选A。
9.(20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给英国。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地区,《天津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排除BC;《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割地,排除D。故选A。
10.(2021·山东烟台市·)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寺名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在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在南京签署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不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排除B;《马关条约》是指日本,排除C;《辛丑条约》签订是1901年,排除D。故选A。
11.(2021·甘肃定西市·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详解】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表格中税率的下降与《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有关。故C符合题意;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和战后赔款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2021·四川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项B符合题意;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2021·四川遂宁市·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
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矛盾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是走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故D符合题意;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只是近代中国器物层面的建设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并未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保护传统经济不利于中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2021·江苏无锡市·中考真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答案】C
【详解】
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林则徐可以归入“禁毒先驱”一栏,故C符合题意;甲午英烈是邓世昌,排除A;林则徐不是农民领袖,排除B;变法志士是康有为等,排除D。故选C。
15.(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正确;AB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可排除。
16.(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魏源
D.林则徐
【答案】D
【详解】
考查点: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等可知,该题干反映的事件与鸦片(毒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邓世昌是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参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17.(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从如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A.内忧与外患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屈辱与抗争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誓死收回台湾的决心;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是佟麟阁的说的,反映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佟麟阁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由此可知,每次外来侵略,都遭到了中国人民誓死的反抗。D正确;图片没有反映中国内忧、没有涉及到变法的内容。ABC排除,故选D。
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如果某同学想要实地考察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
A.南京
B.虎门
C.天津
D.北京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虎门销烟。解题思路:题干的“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将查禁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B符合题意;南京与林则徐销毁鸦片无关,排除A;天津、北京与林则徐销毁鸦片无关,排除CD。故选B。
2.(2020年四川凉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南京条约》。A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B不符合题意;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C不符合题意;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0年湖南益阳)历史学习中要注意分清史实与史论。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史论相符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稿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红军长征——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受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A项符合题意;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而不是秋收起义,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红军长征,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答案为A。
4.(2020年湖南邵阳)有同学将尾数为0的四个年份及其发生的大事归纳在一起
①185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②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③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④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材料中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解题思路:根据“归纳错误的一项”可知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1840年,不是1850年,①归纳错误,故选A;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③④归纳都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CD。故选A。
5.(2020年江苏扬州)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A
【解析】
解题时紧扣“1839年6月”“虎门”“林则徐”,由此可以直接判断出是虎门销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故选A。
6.(2020年四川眉山)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A
【解析】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确定了中国自己的国旗,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列强侵略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并没有反映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全面灾难,也没有反映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BC排除;国旗的确立,反映了近代国家意识的产生,并不是西方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D排除。故选A。
7.(2020年甘肃天水)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魏源
D.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考查点: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等可知,该题干反映的事件与鸦片(毒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邓世昌是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参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8.(2020年河北)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1842年以中国战败结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的清王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符合题意;咸丰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不符合题意;光绪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故C不符合题意;宣统帝在位期间,发生辛亥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20年四川甘孜)历史学家陈旭簏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屈辱的近代,故说鸦片战争是一个界碑,故此题选A。
10.(2020年青岛)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答案】A
【解析】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故该“无理举动”是虎门销烟,A符合题意,B排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排除;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材料中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A。
11.(2020年福建)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黄海海战
D.廊坊阻击战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1839年”“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事”是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A项正确;三元里抗英发生于1841年5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发生于1894年,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廊坊阻击战发生于反对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
12.(2020年内蒙古包头)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望厦条约》
B.《虎门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虎门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可以依据条约内容选择答案,也可以根据条约签订时间选择答案。
13.(2020年湖北宜昌)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A.抗击倭寇
B.黄海海战
C.虎门销烟
D.收复新疆
【答案】C
【解析】
考查点:林则徐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符合题意;A项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黄海海战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就义,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试卷第6页,总7页
试卷第1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