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
课
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的口号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反对华北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对华北自治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口号,
④错误,BCD排除;“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均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也说明了五四运动是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2.(2021·湖南中考真题)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还我青岛"口号,展现近代中国青年力量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青年学生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还我青岛"口号,展现近代中国青年力量,故D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传播开来,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B正确;武汉、南京、重庆不是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转移的城市,排除ACD。故选B。
4.(2021·山东中考真题)“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评价的应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等阶层共同参与,促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故D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排除ABC。故选D。
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菜同学想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史实,以下可供参考的资料是(
)
A.电影《鸦片战争》
B.纪录片《北洋水师》
C.《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D.《五四运动图志》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6.(2021·青海中考真题)“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两句发自肺腑的呐喊是在哪一事件中出现的(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五四传单,所以以上两句发自肺腑的呐喊是在五四运动出现的。1919年1月,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正当要求,竟将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正是五四运动对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回应,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7.(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下口号出自于五四运动的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⑤“反对华北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口号主要有:“外争主权,内诛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作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中国宣告死刑了”。故①③④正确,C符合题意;
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故②错误;提出“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和运动是“一二·九”运动,故⑤错误;因此,排除ABD。故答案为C。
8.(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题)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赛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
B.“扶清灭洋”---太平天国运动
C.“打倒列强,除军阀”---辛亥革命
D.“民主”和“科学”---护国战争
【答案】A
【详解】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的口号,A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B排除;“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的口号,C排除;“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D排除。故选择A。
9.(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这一论断揭示了五四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与题干“五四运动”不行,排除A项;题干材料是强调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全面觉醒,没有涉及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1·四川中考真题)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体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中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斗争矛头明确指向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显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D正确;材料不仅体现反对封建军阀,也体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A排除;题干出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反映了学生的斗争精神,但没有体现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B排除;五四运动旨在反帝反封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是维护国家统一,C排除。故选D。
11.(2021·四川中考真题)毛泽东回忆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个马克思主义者了”。直接影响毛泽东这一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B
【详解】
从材料“到了1920年夏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故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是1848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1921年,排除C项;俄国十月革命是1917年,不是直接影响,排除D项。故选B。
12.(2021·四川中考真题)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答案】B
【详解】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的革命的开端,B符合题意;ACD项都与五四运动相关,但不是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内容,排除。故选择B。
1.(2020年安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
【答案】D
【解析】
考查点:五四运动。解题思路:分析“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故D符合题意;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排除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故选D。
2.(2020年四川广安)“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A
【解析】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注入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故A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排除B;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标志中国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排除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排除D。故选A。
3.(2020年四川南充)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
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铁人精神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民国八年”可知,当时正值1919年,中国发生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因此C正确;长征发生在1934-1936年,A错误;红船精神来自于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在1921年,B错误;铁人精神来自于全面建设时期的“铁人”王进喜的艰苦创业事迹,D错误。综上故选C。
4.(2020年山东济宁)革命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高呼“内除国贼,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因此“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口号,B项符合题意;A项是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排除;C项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有关,排除;D项与解放战争有关,排除。故选B。
5.(2020年湖南益阳)导致图中1916年—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图中1916年—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D符合题意;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清末两大潮流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部分地抑制了外国的经济入侵,故B不符合题意;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2020年四川泸州)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解析】
材料“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新的革命斗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故排除A,C符合题意;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到1949年,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到1956年,排除BD。故选C。
7.(2020年内蒙古赤峰)下图所示是小强同学学习历史某单元的内容,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
近代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B.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答案】C
【解析】
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选C;该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危机的加剧,排除A;中华民国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已经成立,排除B;中共于1921年诞生,但第一次国共合作到1924年才实现,排除D。故选C。
8.(2020年四川甘孜)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蔡元培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也成为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故C符合题意;胡适写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写了《狂人日记》,蔡元培曾任北大校长,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0年湖北鄂州)“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参与五四运动的社会各界形成整体的合力,相互配合。故体现“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A正确;五四运动前期游行、示威、罢课转三罢斗争即罢课工罢工商罢市,没有“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排除B;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排除D。故选A。
10.(2020年湖南张家界)“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一二·九运动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五四运动。解题思路:紧扣“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回答。依据题干信息“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可知,此内容与五四运动有关。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与题干的“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无关,排除A;北伐战争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一二 九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是解题的关键,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11.(2020年天门、仙桃、潜江、江汉)“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材料中横线处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很少。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结合起来,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排除;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C排除;抗日战争是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者,D排除。故选择B。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