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以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重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像和南京中山陵图]
师: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世纪的伟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内容探究】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多媒体展示材料]
吾国人读书,非骤能从政,即从政矣,未必骤柄国钧。倘殚心力以求作相,久而不可期,然后为医,无论良医不易为,即努力为之,晚矣!我意一方致力政治,一方致力医术,悬其鹄的以求之,当有所获。
师: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思考孙中山求学时的人生理想是怎样的。
生:孙中山选择学医,其学医的目的,是将政治与行医并行,作为救国救民的手段。
师: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在这之后,孙中山又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列表归纳,然后派出一位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生: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
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
1895年10月
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考察社会实际,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辛丑条约》签订后,出现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产生了哪些革命团体 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
革命者及其著作
革命团体
影响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华兴会、光复会
使得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源于国民,因于国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 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是则革命者、除祸害而求幸福者也。
——邹容《革命军》
材料二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
生: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合作探究】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其传播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生:(1)原因: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民族危机使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2)影响: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同时,各式各样的革命团体的出现,让孙中山认识到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必要性。这样全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了。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列表总结中国同盟会的基本情况。
生:
成立时间
1905年8月
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
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机关报
《民报》
性质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兴中会的政治纲领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生: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突出了要建立一个民国政府,同时还强调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师:阅读教材,指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各有什么内涵
师总结: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内涵: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内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思想内涵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实
现土地国有
地位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师:与兴中会的政治纲领相比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有哪些进步性
生: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突出了要建立一个民国政府,同时还强调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师: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合作探究】“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 有哪些变化
生: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多媒体展示材料]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之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师: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小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师总结: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领导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领导开展革命运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课堂小结】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他弃医从政,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面对腐败不堪的清王朝政府,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立兴中会,举行起义,宣传革命思想,整合革命力量,直到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此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民主革命即将来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