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滕王阁序并诗 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滕王阁序并诗 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02 08: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zhěn
ōu
ē 
chān

qǐ jǐ
jiàn

lǎo
suī

tīnɡ
yínɡ

jiàn
mèi
ɡě
yán


chuán
xiān

cān fēi
.

dì miǎn
tāo
ménɡ
è
zān hù
shē
chuǎn

jiǒnɡ
dǒu
帝阍( )
hūn
陪嫁
赔偿
恣睢
雎鸠
天高地迥
目光炯炯
棨戟
肇事
雕甍
懵懂
举世瞩目
嘱托
“轴”通“舳”,本指船架舵
的地方,这里以部分代整体,指代船。
“销”通“消”,消失。
“机”通“几”,预兆。
“接”通“结”,结交。
“襟”和“带”都是名词的意
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
下来”。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俊杰”。
二者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飞腾”、“使……起舞”。
二者都是名词直接作状语,
“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
副词用作动词,“都包括”。
名词直接作状语,“向上”。
名词直接作状语,“向下”。
名词活用作动词,“看、望”。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使动用法, “使……流窜”。
分野。
华:精华,精美的东西。宝:珍宝。
龙光:宝剑的光芒。
墟:区域,这里指星座。
有才华的人。俊:才智出众的人。
在古代,“英、豪、俊、杰”,都指人具有高
超的才能和品质,但“英、俊、杰”一直用于
褒义,“豪”有时用于贬义,如“豪强”。
枕:倚、据。交:接壤的地方。
美好的。
车帷。
3.阅读第2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时:时间、时令。维:在。
序:时序。属:属于。
寒:寒冷。清:澄清。
烟光:云烟。凝:凝聚。紫:形
容词用作动词,“变成紫色”或“呈现出紫色”。
俨:通“严”,整治。
骖 :驾车的马。
穷:达到极点。萦回:曲折萦绕。
披:开。绣:华丽的、精美的。
旷:辽阔、宽广。盈:使动用法,
“使……充满”。
本指里巷之门,这里代指房屋。
迷:满。津:渡口。
销:通“消”,消散。霁:雨雪停止。
响:歌声。滨:水边。
4.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遥:旷远。俯:俯视。
逸:飘逸。兴:兴致。
爽:参差不齐。发:发声。
纤:柔美的。凝:悠扬。
气:气势、气概。凌:超过。
光:光采、文采。照:照射。
美、难:形容词用作名词,
“美好的事物”、“难得的宾主”。具:具
备、具有。并:并列。
盈虚:月满为盈,月缺为虚。这里
指事业成败、人生贵贱、仕途顺逆等。数:运数。
名词,尽头。
大海。
悲:同情。失路:走投无路。
别的、其他的。
侍奉。
政治清明的时代。
看到事物细微的征兆。机:征兆。
“见机”今天的意思是“看机会、看形势”。
通达事理。
“哪里”,副词。
连词,表转折,但是。
失掉、丧失。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指“鲋鱼”自身。
动词,“遗留、遗存”。
岂:难道。效:效法、效仿。
(今日的宴会)很像当年睢园竹林的集会,(在座的
诗人文士)其狂饮的气概远远超过了陶渊明的隐逸之乐;
又有邺水的曹植咏荷花那样的才气,文采可以直射南朝
诗人谢灵运。
(向南望去)地势至尽头,南海最深;(向北望去)
天柱高耸,北极星远远悬挂。
年老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头之时改变志节?
在困厄中意志更加坚强,不能失掉自己高远的志向。
孟尝操行高洁,空怀报国热情;阮籍狂放不羁,
岂能效法他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不已呢!
5.阅读4~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人衣带的下垂部分,长三尺,这里指
作者自谦。
微末的。
借指投军报国。
等:和……相同。之:结构助词,
“的”。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笏:古代官员上朝用的手版,
可以记事。与“簪”合用,借指官职。于:介词,
“在”。
晨昏:古代儿子侍奉父母的礼节。
《礼记·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暖夏凉,昏定而
晨省。”“昏定”指到夜里,要为父母“安其床衽也”;
“晨省”,则要“问其安否何如”。万里:指路途遥远,
当时王勃的父亲任交趾县令,这里指到交趾的路程。
阎公之家。
敬辞,古代君父坐在厅堂上,臣子走过时,
要恭恭敬敬地快步走。
叨:谦词,表示受之有愧。陪:同。
对:对答。少年王勃“趋庭”谒见,“叨陪”旁侧。
衣袖。
名词用作动词,成为废墟。
一、第1自然段概写洪州地理风
貌,引出与会人物
二、第2自然段写三秋时节滕王
阁的万千气象、人文景观
三、第3自然段写宴会的盛况
抒发人生的感慨
四、第4~5自然段述说怀才不
遇的苦闷,叹盛宴难再
滕王阁序并诗
由地及人
由人及景
由景及情
步步递进
紧扣题意
报国无
门却壮
志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