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1.3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1.3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9 10:50:37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3节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第1课时
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
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
线。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
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
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
1.为什么这种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
2.这种缝合线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才能被吸收 这对你认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什么启示
针对医学中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1.通过对蛋白质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物质性的观点,从结构与功能观角度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生命观念)
2.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理解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构建数学模型解答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问题。(科学思维)
3.从蛋白质功能多样性角度明确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社会责任)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C
H
C
H
H2N
OH
O
甘氨酸
C
H
C
H2N
OH
O
CH3
CH3
缬氨酸
C
H
C
H2N
OH
O
CH3
丙氨酸
C
H
C
H2N
OH
O
CH2
CH3
CH3
亮氨酸
CH
CH
观察以下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说出蛋白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通过对氨基酸的结构式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1.组成元素:除含有______________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____。
2.基本单位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种类: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______,而在生物体内,蛋白
质通常由常见的____种氨基酸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
C、H、O、N
S
氨基酸
几百种
20
决定氨基酸种类
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基于生物学事实运用模型与建模等方法,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①元素组成上:
②结构组成上:
③氨基和羧基的连接上:
分析氨基酸,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其共同点。
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都含有一个中心碳原子和R基,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
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对氨基酸元素组成、结构组成等特点进行归纳与概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为什么说“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呢?
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
如:谷氨酸
赖氨酸
含有2个羧基
含有2个氨基
对氨基酸的结构组成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苏氨酸
CH3
CH
OH
CH
NH2
COOH
苯丙氨酸
CH2
CH
NH2
COOH
请写出下面两种氨基酸的R基
决定氨基酸种类
R基分析
①R基的判断:排除法,即找出氨基酸的共同体(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NH2、—COOH和—H),剩下的部分为R基。
②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③决定氨基酸中所含氨基和羧基的数量:除了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和羧基外,多余的氨基和羧基一定位于R基中。
④决定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结构通式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若含有其他元素则一定位于R基中。
【归纳提升】
【例1】下列物质中,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
B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
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氨基酸如何形成结构复杂的蛋白质呢?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方式: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参与“脱水”的结构是哪部分?
提示:相邻氨基酸中一个氨基酸的-COOH(羧基)提供的“-OH”与另一个氨基酸的-NH2(氨基)提供的
“-H”结合产生水。
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这种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C
C
H
R1
NH2
C
O
C
H
R2
H
N
O
肽键
C
H
COOH
R3
H
N
肽键
三肽
以此类推,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
多肽通常呈链状,叫作肽链。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等方法,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肽链中的肽键数与氨基酸个数的关系:
氨基酸
肽键
肽键数=6
-1
肽键数=8
-2
肽键数
=
氨基酸数-肽链数
=脱去水分子个数
肽键数=3
-1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等方法,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结论】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
m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1条肽链至少含有___个游离的氨基和
个游离的羧基;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中,至少含有______
个游离的氨基和
个游离的羧基。
1
1
n
n
对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进行归纳与概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二硫键
H
C
CH2
C
OH
O
N
H
H
S
H
C
CH2
C
OH
O
N
H
H
S
H
H
半胱氨酸
部分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要形成二硫键“—S—S—”,它是由2个“—SH”脱氢形成的。如果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题目要求考虑二硫键,注意每个二硫键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观察图片,说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
针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不同,肽链的结构则不同;
如果以
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则下列几种情况由氨基酸构成的肽链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不同,肽链的结构则不同;
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结构则不同;
多肽链形成后,往往要盘曲、折叠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种类的计算
假若有A、B、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形分析:
(1)每种氨基酸都无限的情况下,
可形成二肽的种类为
种,可形成三肽的种类为
种。
(2)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
下,形成二肽的种类为
种,
形成三肽的种类为
种。
二肽:AA,
AB,
AC,
BA,
BB,
BC,
CA,
CB,
CC
三肽:AAA,
AAB,
AAC,
ABA,
ABB,
ABC,
ACA,
ACB,
ACC,
BAA,
BAB,
BAC,
BBA,
BBB,
BBC,
BCA,
BCB,
BCC,
CAA,
CAB,
CAC,
CBA,
CBB,
CBC,
CCA,
CCB,
CCC
9
27
6
6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例2】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中羧基数共有17个,其中R基上有15个,说明肽链末端有2个,每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此蛋白质分子含有2条肽链。肽键数=126(氨基酸数)-2(肽链数)=124。R基中氨基数=17-2=15。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2=124(个),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4个水分子。

1.多肽中氨基数、羧基数、氨基酸数、肽键数和脱水数的计算
【归纳提升】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数目
肽键
数目
脱去水分子数目
多肽或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一条肽链
a
n
n-1
n-1
na-18×(n-1)
至少1个
至少1个
m条肽链
a
n
n-m
n-m
na-18×(n-m)
至少m个
至少m个
环状多肽
a
n
n
n
na-18n
最少为0
最少为0
2.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1)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肽链一端游离的氨基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肽链一端游离的羧基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
(3)H原子数=各氨基酸H原子总数-2×肽键数(-2×二硫键数)。
对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进行归纳与概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1)蛋白质的水解可看作蛋白质合成的逆过程,即合成过程中脱去水分子的数目,就是水解过程中需加入水分子的数目。
(2)若肽链间有二硫键(—S—S—),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18(n-m)-2k(k为二硫键的个数,n为氨基酸数,m为肽链数,a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涉及多肽结构图的问题,首先,从图中准确辨认出肽键;其次,确定图中共有多少个氨基酸及每个氨基酸的R基,尤其注意R基上有无氨基、羧基;最后审清题目,按要求解答。
【易错提醒】
三、蛋白质的功能
许多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各种结构,并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称为结构蛋白。例如,肌肉、头发、羽毛、蛛丝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胰岛素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中黄色区域的部分细胞能分泌胰岛素
有些蛋白质能够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
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胃蛋白质酶结晶
加酶洗衣粉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能运输氧。
血红蛋白
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抗体结构示意图
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结构蛋白:肌肉、头发、羽毛等
2、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
3、运输功能:血红蛋白
4、调控生命活动:胰岛素
5、防御功能:抗体
蛋白质的功能
【归纳总结】
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归纳与概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例3】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
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组成元素
C、H、O、N(P、S)
导致
氨基酸
种类:20种
通式:
特点:
脱水缩合
多肽
氨基酸种类不同
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
折叠盘曲
蛋白质
结构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构成生物体:如结构蛋白。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
催化作用:如酶。调控作用:如胰岛素。防御作用:如抗体
组成
导致
至少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并且都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1.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
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D.精氨酸的羧基多
A
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看出,R基的不同导致了氨基酸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2.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C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共有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3.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则其中至少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1)H2N-CH2-COOH
(2)H2N-CH2-CH2OH
(3)H2N-CH-CH2-COOH
COOH
(4)H2N-CH-CH2-COOH
(5)H2N-CH-(CH2)4-NH2
NH2
COOH
A.2,2,2
B.3,3,2
C.4,3,3
D.3,4,3
A
(2)(4)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由(1)、(3)含2个羧基、(5)含2个氨基的三个氨基酸形成的三肽含有2个氨基、2个羧基和2个肽键。
4.某蛋白质由2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至少有(n-2)个氧原子
B.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与双缩脲发生作用后呈现紫色反应
D.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氨基
B
n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有(n-2)个肽键,1个肽键中有1个氧原子,2个游离的羧基中有4个氧原子,该蛋白质至少有(n+2)个氧原子;n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有(n-2)个肽键,对应生成(n-2)个水分子;双缩脲不同于双缩脲试剂,它不能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该蛋白质有2条肽链,游离的氨基至少是2个。
5.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______种。
(2)两个氨基酸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叫作____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_和_____。上图是其中的一种产物的结构式,请补充完整。
(3)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写出蛋白质的两种功能:

(1)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2)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作用形成肽键,每形成一个肽键同时脱掉一个H2O分子,两个氨基酸缩合的产物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则称为三肽,多个即为多肽或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后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功能才可称之为蛋白质,因此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与其结构多样是紧密相关的。
构成细胞、信息传递从而调节生命活动、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运输和免疫
20
脱水缩合
二肽

用毅力、勇气从成功里获得自信,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共32张PPT)
第3节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第2课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在泳道上没有
相应条带,不
具有亲属关系
大家来找茬,谁不是这个家庭的成员?
1.通过对核酸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物质性的观点。(生命观念)
2.归纳概括核酸种类、核苷酸种类与含氮碱基种类与生物种类的关系。(科学思维)
3.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熟练相关的操作技能。(科学探究)
概述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____能够在____环境下,与______形成______复杂化合物,也就是说蛋白质与______试剂发生____反应。
肽键
碱性
Cu2+
紫色的
双缩脲
紫色
2.实验步骤:
①选材与制备:鸡卵清蛋白、牛奶或豆浆滤液
②显色反应:
③结论: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

NaOH溶液
CuSO4溶液
3-4滴

蛋白质
B
【归纳提升】
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鉴定物质
还原糖
蛋白质
成分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NaOH溶液
CuSO4溶液
NaOH溶液
CuSO4溶液
1.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的比较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两种试剂多方面进行对比,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质量浓度(g/mL)
0.1
0.05
0.1
0.01
添加方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2
mL,摇匀;再加入B液3~4滴,摇匀
反应条件
50~65
℃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无色→紫色
2.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与还原糖的相关知识点
(1)实验材料处理
①蛋白质鉴定实验中,鸡蛋清必须稀释,否则蛋清会粘在试管壁上,反应不充分,且试管不易洗刷。
②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进行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2)二者的CuSO4溶液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0.01
g/mL
CuSO4溶液
稀释
(3)二者反应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实质:新配制的检测液中生成Cu(OH)2,其中的Cu2+被还原糖中的醛基还原成Cu+,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实质:先加入A液形成碱性环境,在此环境中Cu2+与肽键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
(4)反应条件不同
使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使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时,常温下即可进行。
(5)两种溶液的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是先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生成Cu(OH)2再使用,且必须现配现用。斐林试剂现配现用的原因: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生成浅蓝色的Cu(OH)2沉淀;②使用时,若先加入NaOH溶液,还原糖中的还原性半缩醛羟基就会被氧化而失去还原性,再加入CuSO4溶液后不能产生砖红色的Cu2O沉淀。只有先将其配制成Cu(OH)2溶液,才能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蛋白质检测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其目的是先形成碱性环境,蛋白质中的肽键只有在碱性环境下才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若先加B液或B液过量,会生成蓝色的Cu(OH)2,遮盖实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对结果的观察。
【例1】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
述错误的是
(
)
A.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
D
还原糖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时会呈现砖红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反应。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核酸的组成元素:
提示:C、H、O、N、P
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图中的结构由哪些元素组成?
对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分子结构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二、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1.种类: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2)一个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
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核苷酸分子
简式
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时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NA)
五碳糖为核糖时为核糖核苷酸(RNA)
A
A
腺嘌呤
腺嘌呤
G
G
鸟嘌呤
鸟嘌呤
C
C
胞嘧啶
胞嘧啶
T
U
胸腺嘧啶
尿嘧啶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下图找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异同。
①相同点:
②不同点:
都含有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五碳糖不同。
思考:
1.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各有___种。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种类各有___种。
3.核酸的碱基种类有___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A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G
脱氧核苷酸
4
4
5
对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G)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G)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C)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U)





【归纳提升】
(1)核糖和碱基U为RNA特有,脱氧核糖和碱基T为DNA特有,碱基A、G、C及磷酸是DNA和RNA共同具有的。
①分子组成的不同: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RNA的则是核糖。
②分子结构的不同: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一般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则是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由1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对DNA和RNA进行比较,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2)不同生物的核酸组成比较
生物类别


核苷酸
碱基
生物举例
细胞生物
DNA和RNA
8种
5种
细菌、蓝细菌、
杨树、人等


只含DNA
4种
4种
T2噬菌体等
只含RNA
4种
4种
HIV、SARS
病毒等
对不同生物的核酸组成进行比较,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4.核酸的形成:
RNA一般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每个核酸分子都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绝大多数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为什么DNA(或RNA)分子具有多样性?
提示:从蛋白质的多样性得到启发
脱氧核苷酸:4种
DNA:无数种
每个DNA分子的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和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5、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特异性
(1)多样性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DNA分子的多样性
【归纳总结】
多样性:不同的核酸分子,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特异性:一个核酸分子,其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核酸分子具有特异性。
由10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RNA,最多有多少种?
提示:410种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对核酸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概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核酸是生物体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核酸的功能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
细胞生物
非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DNA病毒
RNA病毒
遗传物质是DNA
遗传物质是RNA,如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除RNA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含DNA和RNA)
(含DNA或RNA)
【例2】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A. 若m为鸟嘌呤,则b肯定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 若m为胸腺嘧啶,则R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C
若m为鸟嘌呤,则b可能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若m为胸腺嘧啶,则b就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而不可能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将其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共六种产物。
组成元素
C、H、O、N、P
组成物质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1种     2种     
5种
基本单位
核苷酸
(8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决定


核糖核酸(R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1.如图为鉴定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A.黄豆浆、双缩脲、2
mL、3~4滴
B.核桃种子研磨液、双缩脲、3~4滴、2
mL
C.黄豆浆、双缩脲、3~4滴、2
mL
D.核桃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2
mL、3~4滴
A
鉴定蛋白质既可以用蛋清稀释液,也可以用黄豆浆滤液;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先加NaOH溶液2
mL,再加CuSO4溶液3~4滴,故答案选A。
2.已知淀粉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分析表格,可推测(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D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稀碘液
斐林试剂






++

甲、乙混合



双缩脲试剂、稀碘液、斐林试剂分别用于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甲溶液中含有蛋白质,不含淀粉,A错误;乙溶液中含有淀粉,不含还原糖,B错误;混合溶液遇碘呈蓝色,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淀粉,C错误;甲、乙混合后淀粉含量减少并产生了还原糖,说明甲溶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部分水解产生了还原糖,由于淀粉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D正确。
3.
(多选)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m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一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一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CD
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禽流感病毒只有RNA,不含DNA,所以b为4种核糖核苷酸,但幽门螺杆菌有DNA和RNA,所以b有8种,包括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B错误;若m为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则DNA一定不含b,C正确;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A、G、C、T
4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D正确。
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豌豆叶肉细胞内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
B.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
D.DNA和RNA二者所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C
豌豆叶肉细胞内的核酸有DNA和RNA,二者含有的碱基共有5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NA和RNA二者所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5.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
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可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
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溶液。
(2)用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斐林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可以分为两类:蛋白质(稀蛋清和淀粉酶)、糖类(葡萄糖、淀粉)。因此,可以通过与双缩脲试剂是否发生显色反应把它们初步分开,对于不发生显色反应的葡萄糖、淀粉,又可以利用斐林试剂区分开来,对于稀蛋清和淀粉酶则应利用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的特性来鉴别。
没有人不能适应的环境,特别是当他看到他周围的人都这样生活时。
——列夫 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