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狼》第二课时课件(共38张PPT)+教学设计+导学案(含答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狼》第二课时课件(共38张PPT)+教学设计+导学案(含答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8 11:26:05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蒲松龄
第五单元
第18课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狼》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学习了文言文的语义、句意,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归类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和语言生动、描写逼真的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重点)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重点)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情节,揣摩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把握屠户的形象。(难点)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素养)
文言知识归类
古义:
场主积薪其中
今义:
古义:
弛担持刀
今义:
古义:
一狼径去
今义:
古今异义
柴草。
工资、薪水。
解除,卸下
放松。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今异义
古义:
盖以诱敌
今义:
古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今义:
古义:
止增笑耳
今义: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文言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只,仅仅
动词,停止
名词,神情、态度
动词,打算
文言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
名词,敌人
名词,前面
动词,上前
文言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介词,用
连词,来
介词,用来

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代词,指狼
代词,指柴草堆
代词,指屠户
代词,指麦场
文言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久之(

又数刀毙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复投之


助词,补足音节。
代词,指狼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的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第三人称代词,它,指狼。
文言知识归类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做动词,挖洞
名词做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止增笑耳(

名词做动词,上前
动词做名词,笑料
名词做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
文言知识归类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投以骨(

乃悟前狼假寐(

一狼仍从(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前面省略主语“屠”
“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投”后面省略宾语“之”,即狼
前面省略主语“屠”
“从”后省略宾语“之”,即屠户
“薪”后省略介词“于”
“倚”后省略介词“于”
“乃”前省略主语“屠”
文言知识归类
文言句式
(2)倒装句:
投以骨(

意暇甚
(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3)判断句: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也”,判断句的标志
判断词“盖”,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之如故并驱”
文言知识归类
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的故事。
第一部分(①—④):记叙了屠户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
第二部分(⑤):作者议论、嘲讽贪婪狡猾的恶狼,点明文章主旨。
2、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合作探究
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渲染了人与狼狭路相逢、必有一搏的惊险气氛。“止有剩骨”为下文做铺垫。“缀行甚远”既暗示着狼的本性——贪婪,又表现出狼试探屠户虚实、伺机下手的狡猾。
合作探究
明确: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面对屠户“奔倚”“持刀”,
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以诱敌”,一狼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狼为屠户开始时的软弱所迷惑,虽然屠户持刀相向,但狼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假睡。两狼打算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狡诈透出了愚蠢,正像文章结尾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合作探究
1
2
4
3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并驱如故”
两狼的计谋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凶狠
贪婪
狡诈
愚蠢
◎分析狼的特性
合作探究
(1)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
“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大获全胜。由此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
3、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
合作探究
第1次:屠惧狼,投以骨,狼仍从,复投骨,表现出屠户的恐惧、心存幻想,迁就退让;
4、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第2次:“顾”“奔”“倚”“驰”“持”,刻画出双方处于僵持(相持)。
第3次:“暴起”“劈”“毙”,刻画出屠户奋起,杀死两狼。
课文第2、3、4段写了屠户与狼的三次交锋。
合作探究
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①屠户很害怕,“惧”“投以骨”“复投之”表明屠户存有侥幸心理,对狼采取了妥协态度。
②陷入绝境屠户开始改变妥协态度,“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他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③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起”“劈”“毙”“断”等表现了他的奋勇反抗。
合作探究
6、阅读全文,说说屠户的勇敢机智体现在哪些地方?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抢占有利地形
抓住时机
警惕性高
斩草除根,善于斗争
合作探究
7、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和狼的特点的?这些特点表现在哪里?根据故事情节填写下表。
屠户
情节

特点
表现
特点
表现
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屠惧
投以骨
复投之
屠大窘
奔倚积薪
弛担持刀
刀劈狼首
刀断狼股
迁就退让
果断抉择
勇敢机智
贪得无厌
不甘罢休
狡猾奸诈
缀行甚远
一止一从
后止前至
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一径去,洞积薪
一假寐,以诱敌
合作探究
中心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找出能够概括课文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合作探究
9、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
明确:主要写狼。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合作探究
10、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明确:不是,运用讽刺的手法写两只狼的贪婪、阴险、狡诈。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合作探究
11、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最终却毙命于屠户的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文章主旨
《狼》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拓展延伸
货:卖。
欻xū:忽然。
瞰kàn:窥视。
示:给......看。
却:退。
 
及:等到。
走:跑。
思:想。
诸:相当于“之于”  
遂、乃:就。
昧mèi爽:黎明。
缢yì:吊死。
骇hài:害怕。
逡qūn:徘徊的样子。
近:走近。
视:看。
仰首:抬头。
细审:仔细观察。
直:同“值”,价值。
小裕:发小财。
缘:顺着。
罹lí:遭遇。
是:这。
启示:要抵制诱惑,切莫贪图小便宜,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害了自己。
拓展延伸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
暮:傍晚。
为:被。
遗:遗留,留下。
伏:躲藏。
苫(shān):用草编的席子。
去:离开。
顾:只是。
计:方法。
盈:满。
遂:于是,就。
豕shǐ:猪。
方:才。

:好像。
股:大腿。
屈:同“曲”,弯曲。
负:背。
乌:哪里,怎么。
则:就;那么
第一则重在表现狼的贪婪,第三则重在表现狼的愚蠢;课文重在表现狼的狡猾奸诈。
拓展延伸
与狼有关的歇后语:
1.狗行千里要吃屎,狼行千里要吃人。
2.披着羊皮的狼。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与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羊狠狼贪
2.语言简洁,形象生动。
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一开始屠户的害怕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1.情节曲折,内容丰富。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结构紧凑,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代得都很清楚。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与屠户对狼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写作特色
1、选出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
屠暴起(暴躁)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
止增笑耳(只有)
B
课堂检测
·
·
·
·
2、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体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吾日三省吾身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D
【解析】前三项是名词做状语,D项为古今异义。
课堂检测
·
·
·
·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B
课堂检测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D
课堂检测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C
课堂检测
精神的三间小屋
板书设计
屠户
机智
贪婪
勇敢
果断
细心
凶残
狡诈






克制恐惧、分析形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8.《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情节,揣摩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把握屠户的形象。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情节,揣摩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把握屠户的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狼》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学习了文言文的语义、句意,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归类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和语言生动、描写逼真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知识归类
1、古今异义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止增笑耳 
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2、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

积薪其中(结构助词“的”,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久之(无义,语气助词)
亦毙之(代词,指它)

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3、词类活用
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打洞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4、文言句式
省略句
投以骨
点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即“投之以骨”。
顾野有麦场
点拨:省略了主语“屠”,即“屠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点拨:“洞”后省略了介词“于”,即“一狼洞于其中”。
倒装句
投以骨
点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以骨投。
三、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的故事。
2、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①—④):记叙了屠户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
第二部分(⑤):作者议论、嘲讽贪婪狡猾的恶狼,点明文章主旨。
四、合作探究
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渲染了人与狼狭路相逢、必有一搏的惊险气氛。“止有剩骨”为下文做铺垫。“缀行甚远”既暗示着狼的本性——贪婪,又表现出狼试探屠户虚实、伺机下手的狡猾。
2、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明确: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面对屠户“奔倚”“持刀”,
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以诱敌”,一狼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狼为屠户开始时的软弱所迷惑,虽然屠户持刀相向,但狼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假睡。两狼打算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狡诈透出了愚蠢,正像文章结尾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
(1)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
“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大获全胜。由此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
4、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明确:课文第2、3、4段写了屠户与狼的三次交锋。
第1次:屠惧狼,投以骨,狼仍从,复投骨,表现出屠户的恐惧、心存幻想,迁就退让;
第2次:“顾”“奔”“倚”“驰”“持”,刻画出双方处于僵持(相持)。
第3次:“暴起”“劈”“毙”,刻画出屠户奋起,杀死两狼。
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①屠户很害怕,“惧”“投以骨”“复投之”表明屠户存有侥幸心理,对狼采取了妥协态度。
②陷入绝境屠户开始改变妥协态度,“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他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③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起”“劈”“毙”“断”等表现了他的奋勇反抗。
6、阅读全文,说说屠户的勇敢机智体现在哪些地方?
7、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和狼的特点的?这些特点表现在哪里?根据故事情节填写下表。
8、找出能够概括课文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心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9、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
明确:主要写狼。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10、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明确:不是,运用讽刺的手法写两只狼的贪婪、阴险、狡诈。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1、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五、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最终却毙命于屠户的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六、拓展延伸
《狼》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
与狼有关的歇后语:
1.狗行千里要吃屎,狼行千里要吃人。
2.披着羊皮的狼。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与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羊狠狼贪
七、写作特色
1.情节曲折,内容丰富。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结构紧凑,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代得都很清楚。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与屠户对狼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语言简洁,形象生动。
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一开始屠户的害怕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八、课堂检测
1、选出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
屠暴起(暴躁)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
止增笑耳(只有)
2、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体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吾日三省吾身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B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D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狼》第二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理清故事情节,揣摩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握文中屠户的形象。
3.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重点难点】
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学法导航】
1.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本课应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文言文相比前几个单元的文言篇章,本课讲的是一个富有趣味的小故事,我们更易产生兴趣。可以课外主动再去阅读《聊斋志异》里一些较浅易的小故事。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这里的“用”不是指用于写作实践,而是指在自己的阅读中,运用这些知识,促进理解。
3.背诵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应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避免死记硬背。
4.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
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课文解读】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1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2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3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即第5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者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学习过程】:合作探究
1.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它那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狼是本文的主角,可这两只狼绝非等闲之辈。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狼评价的一个词。课文用哪些句子来表现狼的这一特点的?
4.屠户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没有说,你能否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5.面对这两只狼,屠户有过怎样的心理?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6.课文里哪些语句反映了屠户机智勇敢的特点?
7.最后一段,作者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因为,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动物往往会被作家赋予人的性格。请你想一想,课文里的狼仅仅指的就是自然界的狼吗?
8.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 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9.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10.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塑造了屠夫这一形象
11.狼作为地球众生的一员出现,这也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蒲松龄的年代已过去了三个多世纪。一直以来,狼在人们心目中是“凶猛、狡猾、贪婪”的代表,如今狼已变身为“野性、团结、激情、坚忍、挑战”的新形象。不仅企业要以狼作为形象代言,连学校校长都要将它作为学生的偶像。
一个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不要学做一只狼?你怎样认为?(可课上讨论或写50字左右的随笔)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时间——晚;地点——途;人物——人和狼。
2.渲染气氛,突出了人与狼力量的悬殊,屠户已是又累又饿,筋疲力尽,路
上没人,非常惊险。
3.黠。
①缀行甚远——试探虚实。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补充体能。
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保存实力,采用车轮战。
④两狼之并驱如故——加快速度。
⑤眈眈相向——对峙,仔细观察,想最佳的方案,也告诉屠户,我们不怕你。
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等待时机。
⑦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诱敌。
⑧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主动出击,运用前后夹攻的方法。
4.机智勇敢。
5.惧。窘惧之下,马上想出应付方法,也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
6.①投以骨——缓兵之计,能够脱身。
②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急中生智,抢占有利地形,拿起武器,准备出击。
③暴起,以刀劈狼首——勇敢。
④转视积薪后——细心,考虑事情周全,沉着。
⑤断其股,亦毙之——智杀两狼。
7.既是指狼,又是指像狼一样的恶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8.不仅仅。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聊斋志异》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逸事,折射人情世态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尽显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它们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归还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9.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10.(1)心理描写。
①惧——投骨避狼。②大窘——骨尽狼仍从。③恐——恐前后受其敌。④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时间:40分钟
分值:70分)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缀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
B.苫蔽(shàn)
少时(shào)
诱敌(yòu)
意暇甚(xiá)
C.并驱(qū)
弛担(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
D.眈眈(dān)
积薪(xīn)
假寐(mèi)
顷刻(qīng)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3分)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其一犬坐于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
4.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复投之
B.久之
C.又数刀毙之
D.禽兽之变诈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
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屠/自后/断其股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8.下列各句中描写狼贪婪的句子是(  )(3分)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9.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2分)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来。(2分)
(3)关于狼的成语在感彩上有什么相似点?(2分)
二、课内精读(1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如果要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屠户御狼和__________。(2分)
13.“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阴险?(4分)
15.下面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的性格。
B.文章的主旨主要是为了表现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文章写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心理和动作表现出来的。
D.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课外精练(2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
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8分)
(1)其一犬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穴也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17.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18.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9.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一、1、C
【解析】C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A项,“倚”应读“yǐ”;B项,“少”应读“shǎo”;D项,“顷”应读“qǐng”。
2、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C项中的“止”通“只”。
3、D
【解析】考查一词多义。D项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此项中的“去”都是“离去”之意。A前者副词“才”,后者代词“你的”。B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对”。C前者介词“用”,后者目的连词“来”。
4.C
【解析】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C项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代词,指“狼”。A代词,指“骨头”。B凑足音节的语气助词。D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5、A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分类整理文言词语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效率也会更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A.连词,表目的,来;B.停止/只是;C.前面/上前;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6、B
【解析】B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需根据语句的内容和句子的逻辑关系划分。正确划分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7、B
【解析】A项,“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那样;C项,要注意“股”的古今词义的区别,在这里是“大腿”之意;D项,“眈眈相向”应译为“瞪眼朝着屠户”。
8、A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内容的理解。首先就得理解好语句意思,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意思:
一只狼得到骨头后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着。这句话最能够体现狼贪婪的本性。
9、(1) A.《喜羊羊与灰太狼》 
B.《东郭先生和狼》
(2)示例: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3)关于狼的成语大多为贬义词。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应将画面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来概括出故事的名称。第一幅图包含四只羊和两匹狼,可以判断出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第二幅图从书生、狼、驴和口袋可以判断出此图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2)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能力。关于狼的成语有很多,如“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等,要注意保证字形书写的准确性。(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感彩的把握。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恶等感彩。关于狼的成语大多属于贬义词。
二、10.(1)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得像小山似的。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2.(1)屠户惧狼
(2)屠户杀狼
13.一个“晚”字,既写出了时间,又表明了屠户在夜晚走路,环境十分恶劣。
1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5.B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苫蔽”“变诈”“几何”“止”“耳”等字词的翻译。
11.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话可提取“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作为答案。
12.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他情节。如第一段“屠户遇狼”,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和“屠户杀狼”。注意关键性的词语“屠户”与“狼”;还要注意使用能够体现主人公具体的行为的词语。
13.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表现力。“一屠晚归”的“晚”字是“傍晚”的意思,写出当时时间、天色不明亮,环境恶劣,暗含杀机。更能反衬屠夫的勇敢机智。
14.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提取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如文中表现狼的狡诈阴险的语句可提取“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句作答。
15.B项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本文的主旨是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三、16.(1)像狗一样(2)咬破(3)被(4)在
17.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意思对即可)
18.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最终战胜了狼;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意思对即可)
19.甲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的观点表述十分简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赋),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着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意思对即可)
三16.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犬”为名词作状态,意为“像狗那样”,还有“见”与现代意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17.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啮”“致”“死”“形”“脱”,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18.本题是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阅读文段,疏通文意,了解“人与动物相争”不同的结局是什么,然后从两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特点来分析原因。
19.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思考问题,从两文叙事的方式和写作目的来分即“事与理”的关系方面来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