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比如:南京的逸仙桥,中山路,广东的中山市……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中华民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假如你是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成后,你首先考虑的大事是什么?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2.时间:
3.定都:
4.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2年1月1日
南京
5.副总统:
黎元洪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清朝黄龙旗
五色旗
“朕即国家”
“五族共和
”
1911年
1912年
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1913年
1917年
1915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元年=民国年+1911
6.临时机构:
成立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参议员
7.纪年:
改用公历,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清
末
剃
发
图
清
朝
梳
辫
图
中山装
旗袍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你怎么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材料研读
进步性: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局限性:承认清政府同列强缔结的不平等条约,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说明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临时政府表面上是旧官僚、立宪派、革命派的联合体,实际上是革命党人主持的资产阶级政权。这就引起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极大不满,他们暗中支持袁世凯,以求获取更大利益。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清末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清朝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兼任内阁总理大臣,当时的袁世凯在表面上镇压革命,但是暗地里也和革命党人进行商谈。
“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
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1.清帝退位:
材料一:
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据统计,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
材料二:
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们都寄厚望于他。
材料三:
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的南京城
“库藏如洗”。“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
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
袁世凯个人威望高
帝国主义国家横加干涉
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
孙中山为什么让位给袁世凯?
2.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13,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谁做一个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制约的不仅是袁世凯,而是清除两千来封建专制之余毒,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恳请诸位同志勿执着于一职一位的得失,而应致力于创立深入人心的用法律捍卫之革命制度。
——孙中山
限制袁世凯权利的措施:
①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
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
2.指定机构:
3.颁布者:
4.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912年3月11日
参议院
孙中山
5.作用: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
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
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知识拓展
3月,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借故北方秩序不稳,不肯南下。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合作探究
成功
失败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还需努力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课堂小结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A
武昌起义
B
《临时约法》颁布
C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D
辛亥革命形势发展
E
宣统帝颁诏退位
F
B
E
A
F
D
C
1911.10.10
1911.11
1912.1.1
1912.2.12
1912.3.10
19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