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五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课后练习A2021_2022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练习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和圆弧的轨道均光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水平冲向小车,当小球返回左端脱离小车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B.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C.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平抛运动
D.小球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2.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国冰壶运动员进行了训练,若训练过程中分别有P、Q两冰壶,P、Q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某时刻P冰壶的动量是,Q冰壶的动量是,当P追上Q时发生碰撞,碰撞后冰壶继续同向运动且不发生二次碰撞,若碰撞后Q冰壶的动量变为,则两冰壶质量,的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3.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个小球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两球运动的位移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甲球的质量,则碰撞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为( )
A.
B.
C.
D.
4.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乙)所示,物体A以2v0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则( )
A.A物体的质量为2m
B.A物体的质量为3m
C.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
5.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半圆柱固定于水平地面上,O为圆心,一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质量为m2,放置于半圆柱的最高点。在O点正上方距O点2.0m处有一个悬点,将细绳的一端系于悬点,细绳另一端悬挂一个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小球质量为m1。将小球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60°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恰与小物块发生正碰,碰后小球和小物块分离,小物块恰好从半圆柱的最高点脱离圆柱面,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m1:m2可能正确的是( )
A.1:4
B.1:2
C.4:3
D.3:2
6.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小车以2.5
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现在小车上表面上方1.25
m高度处将一质量为0.5
kg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物块落在小车上,最终两者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释放0.3
s后落到小车上
B.若只增大物块的释放高度,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变小
C.物块与小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块和小车的动量守恒
D.物块与小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能量为7.5
J
7.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物块B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一物块A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弹簧正上方某高度处,取物块A静止时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轴。某时刻撤去外力,物块A自由下落,与物块B碰撞后以共同速度一起向下运动,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物块A的动能与其位置坐标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则( )
A.物块A与B的质量之比为1∶3
B.弹簧的劲度系数
C.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的形变量为
D.从到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8.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跟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 )
A.0.8v
B.0.6v
C.0.4v
D.0.2v
9.羽毛球运动作为人们日常活动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若羽毛球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击中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纸箱,使其瞬间卡在纸箱侧壁上,发现羽毛球与纸箱一起滑行的距离为L。已知羽毛球质量5g,纸箱的质量2.495kg,纸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滑行距离L=2cm。则羽毛球击中纸箱的初速度是( )
A.0.1m/s
B.1m/s
C.10m/s
D.100m/s
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盒子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向右运动,盒底上表面光滑,同时在盒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向右运动。如果每一次碰撞都没有机械能损失,则( )
A.盒子与小物块最终静止
B.盒子与小物块最终达到相同速度,从而做匀速运动
C.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物块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为
D.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物块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为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带有光滑圆弧轨道的质量为M的滑车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上滑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车的左端,则( )
A.小球以后将向左做平抛运动
B.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此过程小球对滑车做的功为
D.小球在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2.光滑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分别为2m和m的物块A和B,用细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两物块中间加有一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与物块不相连),弹簧的压缩量为x。现将细线剪断,此刻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两物块刚要离开弹簧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则( )
A.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B.B刚要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
C.物块开始运动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D.物块开始运动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mv2
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光滑,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拴接质量为m的小球A。另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B以速度v0向左运动,与A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粘在一起。则从B与A开始碰撞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对A球、B球、弹簧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对墙产生的冲量大小为mv0
D.弹簧最大势能为
14.速度为的氦核与静止的质子发生正碰,已知氦核的质量是质子的4倍,且碰撞是弹性的。设碰撞后氦核的速度为,质子的速度为,则( )
A.
B.
C.
D.
15.如图所示,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滑块A从长木板的左端以初速度向右滑动,经过时间小滑块减速到最小速度。小滑块A可看作质点,运动过程中A没有从上滑出,重力加速度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的质量是小滑块A质量的3倍
B.小滑块A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距离为
C.小滑块A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距离为
D.小滑块A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6.物体A(质量为mA,碰前速度为v0)与静止的物体B(质量为mB)发生碰撞,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多,物体B的速度最小,vB=_________,当发生弹性碰撞时,物体B速度最大,vB=_____,则碰后物体B的速度范围为________。
17.弹性碰撞的结论
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
m1v12=
m1v1′2+m2v2′2
联立解得:v1′=________,
v2′=_________。
讨论:①若m1=m2,则v1′=____,v2′=____(速度交换);
②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当m1 m2时,v1′≈____,v2′≈____;
③若m10(碰后两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当m1 m2时,v1′≈____,v2′≈___.
18.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1′+p2′
(2)动能_________:Ek1+Ek2≥Ek1′+Ek2′
(3)速度要符合实际情况
①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v后_____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前′___v后′;
②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都不改变。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9.某大型户外水上竞技闯关活动中有一环节为“激情渡河”,其装置简化图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圆弧轨道上表面光滑,其顶端与河面高度差为1.8
m。一质量为64
kg的平板(厚度不计)浮于河面上,其左端紧靠着圆弧轨道,其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平板左侧放置一质量为16kg的橡胶块A。质量为80kg的人从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人与A碰撞(可视为正碰)时间很短,碰后A获得一大小为10m/s的速度,经时间t1人与平板共速且此刻A冲出平板,落入水底。当平板右端抵达河岸时,平板速度刚好为0。已知人、橡胶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平板受到水的阻力是其所受浮力的0.1倍。河面平静,水的流速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有很强的安全保障措施。取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人与橡胶块A相撞之后,人的速度大小及t1;
(2)河面的宽度
d。
20.在冰壶比赛中,球员手持毛刷擦刷冰面,可以改变冰壶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如图a所示,蓝壶静止在圆形区域内,运动员用等质量的红壶撞击蓝壶,两壶发生正碰。碰撞前后两壶的图像如图b所示。
(1)蓝壶运动时加速度多大?
(2)碰撞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3)请通过计算说明两壶是否发生了弹性碰撞。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小球水平冲上小车,又返回左端,到离开小车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如果,方向与方向相反,小球离开小车向左做平抛运动;
如果
小球离开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
如果,方向与方向相同,小球离开小车向右做平抛运动,故BCD正确,A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项,故选A。
2.B
【详解】
取P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碰撞过程系统的总动能不增加,则有
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当P球追上Q球时发生碰撞,则碰前P的速度大于Q的速度,则有
解得
碰撞后A速度不大于B速度,则有
解得
综上得
故选B。
3.B
【详解】
设乙球的质量为,甲、乙碰前的速度为v1、v2,碰后的速度为v3,由动量守恒得
代值可得
得乙球的
则碰撞过程中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B
【详解】
设A物体的质量为mA,物体A压缩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时,A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设为Ep)有
当A以2v0向右运动压缩弹簧过程,A、B、弹簧系统动量守恒,当二者共速(设为v)时,弹簧达到最大压缩,也为x。此过程动量守恒有
由功能关系有
联立上面三式解得
故选B。
5.B
【详解】
m1由静止摆到最低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
与碰撞后,恰好脱离半圆柱体,则有
得
若碰撞为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则
即
整理得
若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后合为一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即
整理得
由于碰撞后两物体分离,则
对比选项可得,B项有可能,ACD项不可能。
故选B。
6.D
【详解】
A.物块下落的时间为
t==
s=0.5
s
A错误;
BC.物块与小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在竖直方向的动量不守恒,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知,释放高度变大,水平方向的共同速度不变,BC错误;
D.在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代入数据可得
ΔE=7.5J
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由图乙可知,A与B碰撞后,A的动能变为原来的,由,则有物块A与B碰撞前后速度之比为3:1,因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碰撞中动量守恒,设碰撞后速度为v,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mAvA=(mA+mB)v
解得物块A与B的质量之比为1∶2,A错误;
B.由图乙可知x1是B与弹簧处于平衡时上端所处的位置,x2是A、B的加速度是零时,弹簧上端所处的位置,所以当A、B运动到加速度是零时,物块的动能最大,由平衡条件可得弹簧的弹力为3mAg,从x1到x2
弹簧的弹力增加mAg,由胡克定律 F=k x,则有
mAg=k(x2
x1)
从O到x1由动能定理有
Ek1=mAgx1
联立解得
B正确;
C.物块A、B下落到速度是零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的弹簧形变量为x3 x0,C错误;
D.碰撞后,A的动能为,B的动能为,总动能,从x1到x3中,由能量关系有
解得
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若是非弹性碰撞,有
解得
若为弹性碰撞,则有
,
解得
,
所以B球的速度取值范围为
故选C。
9.D
【详解】
设羽毛球击中纸箱的初速度为v,羽毛球刚击中纸箱时与纸箱一起滑行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羽毛球与纸箱一起滑行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v=100m/s
故选D。
10.D
【详解】
AB.由于水平面光滑且每一次碰撞都没有机械能损失,盒子与小物块会一直碰撞下去,故AB错误;
CD.盒子与小物块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后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盒子的速度大小为
小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BCD
【详解】
ABC.小球和轨道组成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没有摩擦力,故系统的机械能也守恒,则有
解得
v1=v0,v2=0
则小球返回车的左端时速度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对滑车做的功为
故A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D.当小球在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时与小车具有共同速度,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12.AD
【详解】
A.当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时,根据胡克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当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时,有
对比可得、
即此时弹簧的压缩量,故A正确;
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得物块B刚要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故B错误;
CD.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物块开始运动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13.BC
【详解】
AB.从B与A开始碰撞到弹簧压缩最短过程,对A球、B球、弹簧组成的系统,由于墙对弹簧有作用力,所以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AB发生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有损失,也不守恒,故B正确,A错误;
C.在AB碰撞过程中,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得
对AB系统,由动量定理得
由于弹簧对墙的冲量与弹簧对AB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系统对墙的冲量大小为,方向向左。故C正确;
D.AB碰撞后到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弹簧最大势能为
故D错误。
故选BC。
14.AC
【详解】
设质子的质量为,弹性碰撞机械能守恒,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有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
故选AC。
15.AC
【分析】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科学思维。
【详解】
A.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故A正确;
BC.A相对的位移
故C正确,B错误;
D.根据能量守恒得
可以解出动摩擦因数
故D错误。
故选AC。
16.
v0≤vB≤v0
【详解】
[1]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多,物体B的速度最小,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B的速度为
[2]当发生弹性碰撞时,物体B速度最大,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联立解得B的速度为
[3]则碰后物体B的速度范围为
≤vB≤
17.
v1
v1
0
v1
v1
2v1
<
-v1
0
【详解】
[1][2]根据
解得
[3][4]
①若m1=m2,则
[5][6]
②
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当m1 m2时,
[7][8]
③若m1v2′>0(碰后两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
当m1 m2时
18.不增加
>
≥
不可能
【详解】
(2)[1]碰撞过程满足的基本原则是,动量守恒,动能不增加。
(3)[2][3]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前′≥v后′。
[4]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19.(1),;(2)
【详解】
(1)设的质量为,平板的质量为,人的质量,对人用动能定理可得
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可得
解得
对做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做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做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经过,与共速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2),运动的位移满足
运动的位移满足
平板长
共速时
从上掉下去后对做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位移为
河宽为
20.(1);(2);(3)两壶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详解】
(1)由题图可知,碰撞前、后红壶的速度分别为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相似三角形可得
解得
蓝壶运动时间为
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2)速度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碰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
(3)碰撞前两壶的总动能为
碰撞后两壶的总动能为
对比可得
即系统动能减少,两壶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