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8 10: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2.通过批注与演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3.学习古人的智慧诚信,尊重他人,懂礼知义的美德,领会为人之道。
预习检测,初步了解作品
提问:同学们,如果你的家里来了客人,而家长正好不在家,你会怎样接待客人呢?
预习检测,初步了解作品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无标点朗读,熟悉文言句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朗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然后自读,对照自己所划的停顿,结合书下注释,找出问题所在,并订正。
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故事:与友期行(起因)——相委而去(发展)——失约遭斥(高潮)——入门不顾(结局)
一句话: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
(方法指导: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运用加字或换字的方法,逐字翻译。译后根据我们语言习惯调整顺序或者加上必要的主语和连词)
1.根据上下文,说说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
)去(
),去后乃(
)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
)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
)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
2.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1)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2)(
)待君久不至,(
)已去。
(3)(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咏雪》中的孩子在回答“白雪纷纷何所似”的问题时,答案表现出回答者的聪慧机敏,而且善于表达,语言优美。那么,本文中的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不喜欢他?说说你的看法。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元方特点:智慧诚信,尊重他人,懂礼知义,不卑不亢,敢于指出他人问题,敢于捍卫亲人尊严,有着良好家教。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元方也像《咏雪》中两个孩子一样机智聪明,也是善于说话,但作者为什么不把这篇短文编入《言语》,而是编入《方正》
方正,指正直。正直是我们民族一贯重视的优良品德,历来都得到赞美。《方正》篇主要记载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默读文章,找出描写元方语言、动作中表现方正的语句,填在下面题目的空格中,并进行分析表述。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元方】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用批注的方法,从人物的表情、心理、语气、语速等方面,分析元方和友人的两次对话,并把批注内容记录在相关文字的旁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小组内分角色在全班展示。
疏通大意,分析形象
既然元方为人很方正,那么对于“友人惭,下车引之”的举动,“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把握主题,领会意图
《世说新语》中有众多篇目,编者为什么要选出自《言语》的《咏雪》和出自《方正》的《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让我们学习呢?这两篇文让我们有什么收获启示?
拓展思维
请你发挥想象,续写《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故事:如果有一天,友人见到太丘,他将会对太丘说些什么?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积累三条有关“守信”的格言或两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3.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说说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