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8 11: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王 湾
4
导语: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诗人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乡愁,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学习目标
一、了解诗的体裁、作者
二、赏析诗句,感悟意境
三、感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体裁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律诗的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规定为四句

格律诗常识:
唐诗
律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诗的特征
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五言律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三读,读节奏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2021/10/7
11
课文朗读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四读,读出诗意
一、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二、不能解决的难点作好记录,在班上交流。
三、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述一句。)
(自学两分钟,交流三分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客路:旅途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前:向前航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风正:风顺而和
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
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旧年:残冬腊月,过去的一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
五读,感悟抒情
2、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你最欣赏的画面)
3、为什么作者会起思乡之情?
感悟抒情:
4、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6、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2021/10/7
22
7.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原因:鸿雁传书是思家的表现,临近春节渴望与家人团聚。
六读,品味鉴赏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2、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日、春象征新生美好事物,透露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表现出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正
”、“
悬”两字传神地表现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诗句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锤炼文字
“生”“
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七读,读出写法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思考
主题
借景抒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考:
这首诗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八读,小结全诗
比较阅读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思考:
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有何异同?
2021/10/7
33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首联:写行程(漂流异乡)。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写景。平静开阔。
颈联:写景。春意萌动,既点明时令,又暗含理趣。
尾联:抒发思乡之情。
(鸿雁捎书-思乡愁绪)
景物特点:
秀丽开阔
【小结】:
2021/10/7
34
1.《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或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自然规律的诗句或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


2.《次北固山下》一诗最能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帆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021/10/7
35
点击中考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D
2021/10/7
36
看看谁背的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