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1
0
新课导入
回顾旧知
……
还记得得出表达式?
问题
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我们引用了细胞分裂的例子,得出分裂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函数关系:如下
根据对数定义,将x、y互解,可得到:
改写习惯形式(x→y,y → x),得:
指数函数
是函数吗?
推 广
指数函数一般式为:
将x、y互解,可得到:
是函数吗?什么函数?
改写习惯形式(x→y,y → x),得:
知识要点
对数函数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
(1)为什么定义域为
(2)为什么规定底数a>0且a≠1呢?
(3)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探究
由之前的推广过程:
定义域
值域
定义域
值域
条件
条件
R
(a>0,且a≠1)
(x→y,y → x)
R
(0,+∞)
小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解:(1)因为x3>0,即x>0,所以(1)的定义域为{x|x>0};
(2)因为x2-1>0且x2-1≠0,即x>1或x<-1,所以(2)的定义域为{x|x>1或x<-1};
(3)因为9-x2>0,即-3
3,所以(3)的定义域为{x|-33}.
动动手
由对数函数定义,知:
对数函数
同理:
试用描点法画出二者图像
列表
X 1/4 1/2 1 2 4 …
y=log2x -2 -1 0 1 2 …
描点
2
1
-1
-2
1
2
4
0
y
x
3
连线
列表
描点
连线
2
1
-1
-2
1
2
4
0
y
x
3
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关系?
关于x轴对称
X 1/4 1/2 1 2 4 …
y=log1/2x 2 1 0 -1 -2 …
图象特征 代数表述
定义域 :
( 0,+∞)
值 域 :
R
增函数
在(0,+∞)上是:
观察函数y=log2x 的图象填写下表
图象位于y轴右方
图象向上,向下无限延伸
自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上升
2
1
-1
-2
1
2
4
0
y
x
3
探究
2
1
-1
-2
1
2
4
0
y
x
3
观察函数
的图象填写下表
图象特征 代数表述
定义域 :
( 0,+∞)
值 域 :
R
减函数
在(0,+∞)上是:
图象位于y轴右方
图象向上,向下无限延伸
自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下降
知识要点
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
(见下表)
a>1
0图 象
性 质
定 义 域 :
R
值 域 :
( 0 , + ∞ )
必过 点:
( 1, 0 )
x>1,y>0;
x<1, y<0
上增函数
x<1,y>0;
x>1, y<0
上减函数
y
X
O
x =1
(1,0)
y
X
O
x =1
(1,0)
( 0 , + ∞ )
( 0 , + ∞ )
小练习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值的大小:
解:(1)令y=log2x,在(0,+∞)上是增函数,又因为2.5<3.1,所以log22.5< log23.1.
(2)令y=log0.3x,在(0,+∞)上是减函数,又因为2.5<3.1,所以log22.5> log23.1.
(3)当a>1,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又因为2.5<3.1,所以loga2.5< loga3.1.
当0 loga3.1.
探究总结
比较对数大小——常用方法,如下
1.观察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
( a>1时为增函数,02.比较真数值的大小;
3.根据单调性得出结果.
若底数不确定,那就要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
即0 1
探究
用描点法作出函数
如下:
对比
2
1
-1
-2
1
2
4
0
y
x
3
底数变化时,图像变化趋势?
两两有何对称关系?
结论
当a>1,x轴上方图像自上向下,底数a越来越大.
当0函数y=logax与y=log(1/a)x关于x轴对称.
在问题提出时,我们将
的x、y互解,得到
(x→y,y → x)
习惯做法
有什么对应关系?
因为
得来,
是由
(y∈(0,+∞))是
(x∈R)的反函数.
(x→y,y → x)
习惯做法
(y∈(0,+∞))和
(x∈R)互为反函数.
这样,对于任一个y∈(0,+∞),通过式子,x在R 上都有唯一确定值和它对应,所以可以把x作为y的函数,我们就称:
知识要点
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和
指数函数
(a>0,且a≠1)
课堂小结
1. 对数函数概念
函数y = logax(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0,+∞) .
◆方法指导:
研究对数函数时,将a分为a>1和02.指数函数图像
(a>1)
(0y
X
O
x =1
(1,0)
y
X
O
x =1
(1,0)
3.对数函数性质
(1)定义域: 值域:
(2)函数的特殊值:
(3)函数的单调性:
◆方法指导
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是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方法,记忆指数函数性质时可以联想它的图像.
4.比较对数大小——常用方法,如下
(1)观察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
(若底数不确定,那就要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
(2)比较真数值的大小;
(3)根据单调性得出结果.
底数不确定时,那就要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
即0 1
5.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间关系:
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和
指数函数
(a>0,且a≠1)
说明:
与
图像关于y=x对称.
互为反函数的性质
随堂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解:(1)因为(1-x)2>0,即x≠1,所以(1)的定义域为{x|x≠1 };
(2)因为1/(x3-1)>0且x3-1≠0,即x>1,所以(2)的定义域为{x|x>1 };
(3)因为 且x2>0,即x ≠0且x≠1或x≠-1 ,所以(3)的定义域为{x|x≠0且x≠1或x≠-1 };
(4)因为 且x>0,即x ≥ 1,所以(4)的定义域为{x|x≥1 }.
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值的大小:
解:(1)令 在(0,+∞)上是增函数,又因为2<5,所以lg2< lg5. (2)令 在(0,+∞)上是增函数,又因为2.5<3.9,所以ln2.5< ln3.9.
(3)因为 ,当a>1时,x轴上方图像自上向下,底数越来越大;所以x固定时,底数越大函数值反而越小,所以 .
(4)因为 ,当03.比较下列两组数中两值的大小:
借助0或1或中间数进行比较
(2)因为 ,当a>1时,x轴上方图像自上向下,底数越来越大;所以log351时候函数是递增的,所以log254. 当生物死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 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式:
问:经过多少年后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为原来的1/16
解:
由函数关系得:
代入p=1/16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