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水平五
高一年级
背越式跳高---杆前技术
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场地器材
教学流程
预计效果
教学特色
说课流程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遵循水平五学生认知与动作发展的规律,我选择的内容是背越式跳高,其目的是发展人体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
教材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高中田径类必修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通过跳跃运动技术、技能的学练,可以发展人体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并有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增进身心健康。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课时计划
短距离跑
2课时
中长距离跑
2课时
跨栏跑
4课时
背越式跳高
4课时
挺身式跳远
4课时
侧向滑步推铅球
2课时
模块计划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课时计划
杆前技术
1课时
腾空过杆
1课时
落垫缓冲、完整动作
1课时
完整动作及考核
1课时
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学生已掌握跨越式跳高,背越式跳高与跨越式跳高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将助跑速度转化为向上的腾空高度,区别在于,跨越式是直线助跑,而背越式是弧线助跑,因此本堂课的重点是解决弧线助跑的起跳技术,所以我将腾空时的送髋扣膝做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本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同时高中阶段是学生青春发育期,身高迅速增长,相对来讲,其力量和协调性都有不足,同时学生平时较少体会身体后倒的动作,所以对何时伸臂倒肩不能很好的把握,因此,我将引臂倒肩的时机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背越式跳高的相关知识,明确背越式跳高的动作顺序
技能目标:掌握踏跳后的腾空动作,大部分学会运用送髋、提膝完成腾空动作
情感目标:在练习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勇敢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腾空时的送髋扣膝
教学难点:引臂倒肩的时机
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两片
跳高架4副
橡皮筋4根
吊排球4只
音响1只
教学流程
开始
部分
准备
部分
基本
部分
结束
部分
开始部分
1、体委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堂内容及注意事项
4、安排见习生
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教师通过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
1’
教学策略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蛇形跑热身和各种跳跃步法的练习
设计意图:跳跃练习中加入单脚起跳的动作,与主教材结合
6’
准备部分
教学策略
1、蛇形跑
2、各种跳跃练习(音乐的伴奏下)
练习时间6分钟
基本部分
1、复习直线助跑的踏跳
7分钟
2、弧线助跑的垂直跳起
8分钟
3、学习踏跳后的腾空动作
12分钟
4、探讨腾空后引臂倒肩的时机
6分钟
33’
1、教师示范,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2、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明确起跳脚及摆动腿的积极上摆
设计意图:利用吊排球使学生体会身体向上的动作
基本部分
教学策略
1、复习直线助跑的踏跳
7分钟
1、分组尝试跳起头顶球3-4次
2、集合强调起跳脚的制动以及提膝、摆臂
3、分组练习3-4次
练习时间
5分钟
33’
1、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2、学生讨论得出动作要点:①弧线助跑身体内倾②放脚的方向弧线的切线方向③放脚时应是脚跟先落地过渡到全脚掌落地
基本部分
教学策略
2、弧线助跑的垂直跳起
8分钟
1、提问:弧线助跑技术与直线助跑技术的不同?
2、启发思考,得出弧线助跑的动作要点
3、分组练习4-5次
4、右脚起跳的学生分一组
练习时间6分钟
33’
1、学生分组练习,原地做到送髋扣膝完成转体
2、弧线助跑后运用送髋扣膝完成转体
基本部分
教学策略
3、学习踏跳后的腾空动作
12分钟
1、原地尝试各种转体的方法3-4次
2、弧线助跑完成转体动作5-6次
练习时间8分钟
33’
1、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学生通过尝试明确引臂倒肩的时机对动作的影响,尝试突破教学难点
基本部分
教学策略
4、探讨腾空后引臂倒肩的时机
6分钟
1、共同探讨如何控制腾空后引臂倒肩的时机 得出引臂倒肩的时机
2、分组练习4-5次
3、俯卧撑练习
3
10次
练习时间3分钟
1.放松练习
2.教师点评,课堂小结
3.收拾器材
4.师生再见
教师指导示范放松练习
教师对学生评价,并激励学生继续提高。
5’
结束部分
教学策略
预计效果
课的密度:30~35%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负荷:适度
教学特色
1.
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思考,改进提高技术。
2.
练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
3.
教学过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