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8 06: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
课时练(解析版)
1.关于物体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和速度都一定减小
B.位移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
C.回复力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回复力逐渐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2.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振子的位移为负值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B.速度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C.速度不一定为正值,但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D.速度不一定为负值,但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3.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
B.振子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速度逐渐减小
D.振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起做简谐运动,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时开始记时(t=0),取向右为正方向,A所受静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D.
5.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小球的质量0.5kg,它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A.振子的加速度为10m/s2,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C.小球的振幅0.25cm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6.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是指(

A.速度为零的位置
B.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C.加速度为零的位置
D.位移最大的位置
7.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无下底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挂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断A、B间细线,此后A将做简谐运动。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0
B.mg
C.2mg
D.3mg
8.作简谐运动的物体,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图是下图所给四个图像中的(
).
A.
B.
C.D.
9.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质点a向质点b传播,a、b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0.5
m,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m/s
D.该波由a传到b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7s
10.在科幻电影《全面回忆》中有一种地心车,无需额外动力就可以让人在几十分钟内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车与轨道及空气之间的摩擦,乘客和车的运动为简谐运动,则(  )
A.乘客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车对人的支持力提供的
B.乘客达到地心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
C.乘客只有在地心处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乘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
11.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其加速度随振动位移变化的图像应为(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一个弹赞振子沿x轴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O是平衡位置,当振子从B向O点运动经过P点时
A.振子的位移为负
B.振子受回复力为负
C.振子速度为负
D.振子的加速度为负
13.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在通过平衡位置时,为零的物理量有(  )
A.回复力
B.加速度
C.振幅
D.速度
14.一水平弹簧振子沿x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弹簧被拉伸,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振子质量为m=0.1kg,则(  )
A.在0~4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B.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D.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15.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正上方高为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然后压缩弹簧到最低点,若小球放在弹簧上可静止在点,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位于连线中点的上方
B.点位于连线中点的下方
C.小球在点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D.小球在点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16.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劲度系数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的小球。若小球随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升降机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降机停止运行前在向上运动
B.时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由图乙知,小球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E.从时刻起小球开始做振幅为、周期为的简谐运动
17.将气垫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θ=30°,质量为m=5×10-2
kg的物块放在气垫导轨上,用轻弹簧连接固定挡板和物块,如图(a)所示.从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上端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b)所示,物块的振幅为A(未知).已知弹簧振子的周期T=2π,其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取g=10
m/s2.
(ⅰ)求物块振动的位移表达式;
(ⅱ)若让物块振动的振幅为2cm,请写出物块振动时所受回复力与振动位移的关系式.
18.图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在范围内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时刻物体的回复力与时的回复力相同?
(2)哪些时刻物体的速度与时的速度相同?
(3)哪些时刻的动能与时的动能相同?
(4)哪段时间的加速度在减小?
(5)哪段时间的势能在增大?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位移减小时,恢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但速度增大,故A错误;
B.物体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回复力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误;
D.回复力逐渐增大,说明物体在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则速度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由加速度与位移关系
可知,加速度一定为正值,此时可能衡位置,可能远离平衡位置,故速度可能正值、可能负值,C正确。
故选C。
3.D
【详解】
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在振子向着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回复力减小,A错误;振子的位移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因而向平衡位置运动时位移逐渐减小,B错误;物体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时,回复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a=F/m可知,加速度也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振动特点分析物体振动过程的能力.在振动过程中,这三个量大小变化情况是一致的:回复力、加速度和位移.
4.D
【详解】
由题意,A物体与B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两者加速度相同,A的加速度由静摩擦力提供。由此可知,A受到的静摩擦力应与B受到的回复力变化规律相同,0时刻,力最大,向左,按正弦规律变化,
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A.由图可知A在t轴上方,位移x=0.25cm,所以弹力
F=-kx=-5N
即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则加速度
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过A点作图线的切线,该切线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切线斜率为正值,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B错误;
C.振幅等于x的最大值,为A=0.5cm,故C错误;
D.由于t=0时刻和t=4s时刻振子都在最大位移处,所以在0~4s内振子的位移为零,又由于振幅为0.5cm,在0~4s内振子完成了2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2×4×0.50cm=4cm
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物体在平衡位置时,物体处在位移为零的位置,此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但由于物体可能受其他外力;如单摆的摆动过程中,最低点为平衡位置,此时受向心力,有向心加速度;故加速度不为零;但速度却是最大值;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的性质,注意平衡位置时物体的回复力为零,速度最大,加速度、位移最小.
7.B
【详解】
平衡后剪断A、B间细线,A将做简谐运动,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在平衡位置有
kx1=mg
在平衡之前的初位置有
kx2=2mg
故振幅为
A=x2-x1=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A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故此时木箱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支持力等于木箱重力mg,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mg,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式F=-kx,图象为一次函数,且F与x
方向相反,故选D.
9.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则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选项A错误;设ab距离为x.由图象知,t=0时刻,a点位于波谷,b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结合波形,得到,(n=0,1,2,、)得,可知8.4
m不是波长的可能值,选项B错误;波速,因n是整数,v不可能等于10.5m/s.故C错误.周期T=4s,由a传播到b的时间,n为整数,则该波由a传到b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7
s,故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机械波的传播
10.D
【详解】
A.乘客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地球对乘客的万有引力提供的,故A错误;
B.乘客达到地心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因为地心处乘客所受引力的合力为零,故B错误;
C.乘客只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全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
D.乘客做简谐运动,地心处为平衡位置,由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可知,乘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可得
因k和m一定,则加速度与位移为反比例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
A.简谐运动中位移是指从平衡位置到物体位置的有向线段,故物体在P点时位移向左,所以位移为负,故A正确;
B.
回复力,位移为负,故回复力为正,故B错误;
C.经过P点向右运动,故速度为正,故C错误;
D.加速度,位移为负,故加速度为正,故D错误;
13.AB
【详解】
通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故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振动过程中振幅保持不变,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14.CD
【详解】
A.由图可知振子振动的周期是2s,所以在0~4s内振子做了2次全振动,故A错误;
BD.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
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即x轴的负方向。
加速度大小
故B错误,D正确;
C.由图可知,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C正确;
故选CD。
15.AD
【详解】
AB.小球放在弹簧上,可以静止于B点,可知B点为平衡位置,若从A点由静止释放,平衡位置在A点和最低点的中点,而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下落,最低点需下移,但是平衡位置不变,可知B点位于AC连线中点的上方,故A正确,B错误;
C.小球在A点弹力为零,则小球在A点所受的合力为mg,加速度为g,故C错误。
D.若从A点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的时,加速度与A点对称,大小为g,但是C点所处的位置在A点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点的下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可知加速度a大于g,故D正确。
故选AD。
16.AD
【详解】
A.从0时刻开始,弹簧弹力减小,知小球向上运动,可知升降机停止前向上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t1~t2时间内,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时刻,合力为零,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减速到零,故C错误;
D.由图乙知,弹簧振子做的是等幅振动,即小球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E.当弹簧的弹力最大时,达到了小球的振幅,即有
kx=
2mg-mg
代入数据,可得
x=0.1m
已如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T=2π
代入数据可得
T=
故E错误。
故选AD。
17.(ⅰ)x=0.012
5cos
20t
m
;(ⅱ)F=-20x
N(-0.02
m≤x≤0.02
m)
【详解】
(ⅰ)由题意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子的振幅等于物块到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即

T=2π
比较有
A=
由图(b)结合数学知识得
x=Acost
联立解得
x=0.0125cos
20t
m
(ⅱ)由题意得
k=
回复力
F=-kx
解得
F=-20x
N(-0.02
m≤x≤0.02
m)
18.见解析
【详解】
(1)根据回复力可知,在范围内0.6s、1.2s、1.4s的回复力与0.4s时的相等;
(2)根据简谐运动的规律可知,在范围内0.6s、1.2s、1.4s的速度与0.4s时的相等;
(3)根据对称可知,在范围内0.2s、0.6s、0.8s、1.0s、1.2s、1.4s的动能与0.4s时的相等;
(4)根据可知,在范围内、、、加速度在减小;
(5)物体的势能增大,则动能减小,即速度减小也即远离平衡位置,则在范围内、、、。
19.效果
弹簧的弹力
【详解】
[1]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回复力可以是某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2]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由弹簧的弹力提供的。
20.竖直向上
-80
【详解】
由图可知,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2s,由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可知,10s时的运动情况与t=0时相同,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即竖直向上;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t1=0.5s时,x1=40cm;t2=1.5s时,x1=-40cm;0.5-1.5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x2-x1=-80cm;时,
质点在0-
内运动的路程为:
s=8A-=(320-2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