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为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像可知,( )
A.振子的振幅为10cm
B.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6s
C.从t=0到t=0.1s时间内,振子的速度变大
D.从t=0到t=0.1s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变大
2.如图所示为做简谐运动物体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
A.0~0.5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从零变为正向最大
B.0.5s~1.0s时间内,物体所受回复力从零变为正向最大
C.1.0s~1.5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从零变为正向最大
D.1.
5
s~2.
0s时间内,物体的动量从从零变为正向最大
3.如图所示,一质点在a、b间做简谐运动,O是它振动的平衡位置。若从质点经过O点开始计时,经3s,质点第一次到达M点,再经2s,它第二次经过M点。则该质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 )
A.B.C.D.
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5s
B.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4cm
C.t=3s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D.t=3s时,质点沿y轴正向运动
5.下图为一在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已知此时质点F向下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向右传播
B.质点H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C的加速度为0
6.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
B.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加速度最大
C.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
D.振子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
7.甲、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任一时刻两振子的回复力方向都相同
B.甲、乙两振子振动频率之比为2:1
C.甲的加速度为零时,乙的加速度也为零
D.甲的速度为零时,乙的速度也为零
8.如图所示,一个弹赞振子沿x轴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O是平衡位置,当振子从B向O点运动经过P点时
A.振子的位移为负
B.振子受回复力为负
C.振子速度为负
D.振子的加速度为负
9.如图所示,为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由图可知( )
A.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B.t=0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t=1s与t=3s时,质点位置相同
D.t=1s与t=3s时,质点加速度相同
10.如图所示,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升降机的加速度最大值等于重力加速度值
D.升降机的加速度最大值大于重力加速度值
11.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s内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周期为5s,振幅为8cm
B.第2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C.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的位移增加,振子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第3s末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1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A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非恒定的摩擦力
13.做简运动的弹簧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一定相同是(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弹簧的弹性势能
14.如图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在t1和t2两时刻|x1|>|x2|,质点速度v1、v2与加速度a1、a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方向相同
B.|v1|<|v2|,方向相反
C.|a1|>|a2|,方向相同
D.|a1|>|a2|,方向相反
1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和的A、B两物块,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今用一向下的F把物块A向下压而使之处于静止状态。现撤去F,当A振动到最高点时,地面对B的弹力恰好为零。题中所用弹簧均没有超出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则( )
A.
B.A从最低到最高点过程中,A、B和弹簧系统的总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若换用k小一些的弹簧,仍施加力F,则地面对B的弹力一直不为零
D.若将A、B位置交换,仍施加力F,当B振动到最高点时,地面对A的弹力恰好为零
16.关于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中,F为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B.物体的速度再次相同时,所经历的时间一定是一个周期
C.位移的方向总跟加速度的方向相反,跟速度的方向相同
D.水平弹簧振子在简谐振动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是不变的
E.物体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背离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17.如图所示为水平弹簧振子,振子在A、B之间往复运动。
(1)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振子的动能如何变化?弹簧弹性势能如何变化?振动系统的总机械能是否变化?
(2)如果把振子振动的振幅增大,振子回到平衡位置的动能是否增大?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增大?
(3)实际的振动系统有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能量是否损失?理想化的弹簧振动系统,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能量是否损失?
18.劲度系数k=40N/m的轻弹簧,一端拴在竖直墙上,另一端拴物体A,A的质量mA=0.2kg,在A的上表面放有质量mB=0.1kg的物体B,如图所示,已知水平地面光滑,A和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0.2N,若要使A、B两物体一起做简谐运动,则振幅的最大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由图可知,振子的振幅为5cm,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4s,故B错误;
CD.从t=0到t=0.1s时间内,振子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越来越大,振子的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0~0.5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x从零变为正向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可得加速度从零变为负向最大,故A错误;
B.0.5s~1.0s时间内,物体所受回复力从负向最大变为零,故B错误;
C.1.0s~1.5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从负向最大变为零,故C错误;
D.1.5s~2.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从零变为正向最大,根据P=mv可知物体的动量从零变为正向最大,故D正确.
3.B
【详解】
根据条件,从质点经过O点开始计时,经3s,质点第一次到达M点,再经2s,它第二次经过M点,可能第二次是到最大位移再返回经过M点,故周期可能是16s,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由图知,该质点的周期为4s,故A错误;
B.由图知,该质点的振幅为2cm,故B错误;
C.t=3s时,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t=3s时,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下个时刻位移为正,则质点沿y轴正向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根据波形图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的方法,同侧法在波形的同一侧F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可以判定波向左传播,A错误;
B.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左传播,根据同侧法可以判断H点将要向平衡位置运动,F点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B错误;
C.C点在距离平衡位置的最远处将要向平衡位置运动,由波向左传播,根据同侧法判断B点先向最远位置运动然后再从最远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以C点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C正确;
D.C点在距离平衡位置的最远处,速度最小为零,加速度最大,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试题分析: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最小,加速度的大小最大.振子位移是指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通过同一位置,位移总是相同.速率和动能相同,但速度有两种方向,可能不同.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对简谐运动物理量及其变化的理解程度,
点评:可通过过程分析理解掌握.简谐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是相反.
7.C
【详解】
A.任一时刻两振子的回复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所以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振子振动周期之比为2:1,根据
可知,甲、乙两振子振动频率之比为1:2,所以B错误;
C.由图像可知处于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0,所以甲的加速度为零时,乙的加速度也为零,则C正确;
D.甲的速度为零时,乙的速度也最大,所以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A.简谐运动中位移是指从平衡位置到物体位置的有向线段,故物体在P点时位移向左,所以位移为负,故A正确;
B.
回复力,位移为负,故回复力为正,故B错误;
C.经过P点向右运动,故速度为正,故C错误;
D.加速度,位移为负,故加速度为正,故D错误;
9.B
【详解】
A.时,质点的位移为零;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此时的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
时,质点的位移为零,此时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时
时
可知质点位置不同,故C错误;
D.由
可知,两个时刻得位置不同,故加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试题分析:从弹簧接触地面开始分析,升降机做简谐运动(简化为如图中小球的运动),在升降机从A→O过程中,速度由v1增大到最大vm,加速度由g减小到零,当升降机运动到A的对称点A′点(OA=OA′)时,速度也变为v1(方向竖直向下),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上),升降机从O→A′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由最大vm减小到v1,加速度由零增大到g,从A′点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速度由v1减小到零,加速度由g增大到a(a>g),故答案为C选项.
考点:考查牛顿第二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已知的模型,利用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巧妙的求出结果
11.B
【详解】
A.由图读出振动周期为T=4s,振幅为A=8cm,故A错误;
B.第2s末振子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由简谐运动的特征
可知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故B正确;
C.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由平衡位置向负向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减小位移增加,振子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错误;
D.由简谐运动的特征
第3s末振子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物块A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摩擦力提供A做简谐振动所需的回复力,由
可知,摩擦力随时间变化,其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ACD
【详解】
A.位移是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位置的有向线段,当它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同,故A正确;
B.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有两个可能的方向,故速度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根据,位移相同,加速度一定相同,故C正确;
D.位移相等则弹簧的形变量一定相等,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ACD。
14.AD
【详解】
AB.在t1时刻,质点向平衡位置运动,在t2时刻,质点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故速度v1与v2方向相同,由于|x1|>|x2|,所以|v1|<|v2|,故A正确,B错误;
CD.在t1和t2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因而回复力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但|x1|>|x2|,t1时刻回复力大于t2时刻回复力,故|a1|>|a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5.BD
【详解】
A.撤去F后,A做简谐振动,在最高点,对B分析有
对A分析有
在最低点时,对A分析有
撤去F后,在最低点时,对A分析有
联立解得
所以A错误;
B
.A从最低到最高点过程中,A、B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A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系统的总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所以B正确;
C.若换用k小一些的弹簧,仍施加力F,则地面对B的弹力在A到达最高点也为零,所以C错误;
D.若将A、B位置交换,仍施加力F,则B开始的加速度为
在最高时,有
联立解得
对A分析有
所以D正确;
故选BD。
16.ADE
【详解】
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为,对于弹簧振子而言,F为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A正确;
B.一个周期内有两次速度大小和方向完全相同,故质点速度再次与零时刻速度相同时,时间可能为一个周期,也可能小于一个周期,故B错误;
C.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而质点经过同一位置,位移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质点所在位置,而速度方向两种,可能与位移方向相同,也可能与位移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水平弹簧振子在简谐振动时,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动能和势能的和是不变,故D正确;
E.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故加速度和位移方向相反;但速度可以与位移相同,也可以相反;物体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背离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E正确。
故选ADE。
17.(1)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保持不变;(2)增大,增大;(3)减小,不变
【详解】
(1)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振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2)
如果把振子振动的振幅增大,振子回到平衡位置的动能增大,系统的机械能增大。
(3)实际的振动系统,能量逐渐减小;理想化的弹簧振动系统,能量不变。
18.0.015m
【详解】
设位移为x,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kx=(mA+mB)a
对B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回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Ba,f≤Fm
联立解得:
19.竖直向上
-80
【详解】
由图可知,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2s,由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可知,10s时的运动情况与t=0时相同,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即竖直向上;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t1=0.5s时,x1=40cm;t2=1.5s时,x1=-40cm;0.5-1.5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x2-x1=-80cm;时,
质点在0-
内运动的路程为:
s=8A-=(320-20
)cm
20.振幅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ABD
AC
【详解】
(1)[1][2][3][4]简谐运动的能量取决于振幅,本题中物体振动时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总机械能守恒。
(2)[5]
A.到平衡位置处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故A正确;
B.振子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振动,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形变量最大,势能最大,故B正确;
C.振幅的大小与振子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
D.在任意时刻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故选ABD。
(3)[6]AB.振子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为0,此时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的总能量即为此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由于简谐运动中机械能守恒,所以振幅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机械能守恒,最大动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