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
教材内容
蹲踞式起跑
教
学
目
标
1.技能学习:
2.运动能力:
3.情感目标:
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次数
学法、教法和组织
准
备
部
分
3
5
10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与任务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慢跑
(全班呈一路纵队围绕半个足球场慢跑)
喊口令一:继续向前慢跑
喊口令二:转身后跑
喊口令三:转身用手触地后继续向前慢跑
三、小游戏(叫号起跑)
游戏方法:将队伍分成实力相当的两组,男女可搭配;每组成纵队,并依次报数,每名队员应记住自己的号码。首名起跑队员站在起跑线外,当裁判员哨声响起,即游戏开始,每名队员须在自己跑道内10米直线折返跑,返回时叫对方组号码,对方号码队员即刻向前跑出,看哪组用时最短即为获胜。
惩罚:男生20个俯卧撑,女生10个深蹲跳
1
1
1
一
组织队形: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静、齐
2、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二、慢跑队形:
(
足球场半场
)
10
10
m
m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慢跑时队伍整齐有序,精神状态饱满
了解游戏规则与要求
3、游戏过程中要有秩序进行,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基
本
部
分
12
12
蹲踞式起跑
技术要领:起跑的整个动作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
1、“各就位”:听到口令后,身体放松,走向起跑线,两手撑在起跑线上并紧贴起跑线后沿,前脚距起跑线一脚至一脚半,后脚距前脚也是一脚半距离,手臂伸直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成拱形状,两拇指相对支撑与起跑线后缘,两臂约与地面垂直,颈部放松。
2、“预备”:听到口令后,重心稍前移,臀部慢慢抬起,并稍高于肩,后膝离地,两脚紧贴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信号。
3、“跑”:两脚用力蹬起跑器的同时两手用力向后推地,后腿积极前摆,两手积极推地摆动,使身体迅速向前跑出。
二、速度素质练习
1、台阶跑
在体育场或露天看台的台阶上跑4-8秒,冲刺。选择较好的斜坡度。
2、阻力跑
在起跑的前8-10步,队友需要给你施加阻力。队友站在你身体前面,用双手抵住你的肩阻止你向前跑,或者他在你的身后用毛巾绕住腰阻止你跑和加速。
3、负重起跑
使用负重背心或短肩带可以提高起跑的反射神经能力。
负重跑是一个提高爆发性向心运动的方法,例如,可以提高短跑速度。一个相对小的阻力不会较大地改变短跑的姿势,但却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5-8
每组
3-5次
每组
3-5次
每组
3-5次
一、教师示范队列队形:
学生练习队列队形: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突出重难点
2、口令指挥练习
要求:
认真观察老师动作,理解技术要求
积极思考,并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表
模仿动作练习
3、大胆尝试、勇于展示
二、速度素质练习队形
(1)
(2)
(3)
采用分组轮换,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轮换
教法:(采用分站巡回练习法)
教师不同方位进行讲解示范
规定练习的时间,随后轮换
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1、练习无间歇,保持队形
2、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纠错,共同进步
3、老师巡回指导纠错(技术细节要强调)
4、学生勇于展示
5、保证课堂的纪律
6、注意练习的安全
结
束
部
分
3
1、放松练习(静力性拉伸)
①两人相互压肩练习
②股后肌群拉伸
2、总结本次课教学的完成情
况,以及学生的表现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1
要求:肢体放松、心情愉悦
场地与器材
全课密度
平均心率
%
次/分钟
课后小结
宁乡七中教学教案
第四周
第
2
课时
教材内容
蹲踞式起跑复习,站立式起跑
教
学
目
标
1.技能学习:
2.运动能力:
3.情感目标:
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次数
学法、教法和组织
准
备
部
分
3
5
10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与任务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慢跑
(全班呈一路纵队围绕半个足球场慢跑)
喊口令一:继续向前慢跑
喊口令二:转身后跑
喊口令三:转身用手触地后继续向前慢跑
三、小游戏(喊数抱团)
游戏方法:将男、女同学分开各成一组,并围绕足球场中心成一圆圈,沿顺时针慢走,当教师报出某一数字时,必须以相同数字的同学抱成一团,没能组成的同学,惩罚则是出来表演节目。(教师可以依照情况增加游戏难度,例如:可以使用加减乘除)
1
1
5-8
一
组织队形: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静、齐
2、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二、慢跑队形:
(
足球场半场
)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慢跑时队伍整齐有序,精神状态饱满
了解游戏规则与要求
3、游戏过程中要有秩序进行,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基
本
部
分
10
12
蹲踞式起跑动作复习
二、站立式起跑
技术要领:站立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
1、“各就位”:有力脚放在前面,后脚离起跑线约一脚半的距离,并用前脚掌支撑地面。
2、“预备”:两脚弯曲,重心下降并前移,上体前倾,两脚跟提起,用前脚掌着地。
3、“跑”:两脚充分后蹬,后腿快速前摆,两臂积极作前后摆动,身体前倾而出;随跑出的距离身体逐步抬起,逐渐增大步幅。
重点:两腿弯曲,重心下降前移
难点:上体前倾,脚跟提起。
三、速度素质练习
1、上坡水平对比跑(15-20度倾斜)
在一个15-20度上坡的脚下,距离坡顶9-18米。开始冲刺,在到达顶部之前迅速进入最大速度,大约在10-15米时达到最快。跑过山顶开始平跑,继续加速冲刺。
在平跑过程中提到更快的速度,再跑一个14-23米的距离
2、加速跑
用一个特殊的绳梯放在跑道上,也可以用小棍。
做一个绳梯或者18英寸(46厘米)长的小棍,以这种次序排列:第一个格子长17英寸(43厘米),第二个格子21英寸(53厘米),第三个格子为25英寸(64厘米),依次类推每下一个格子多加4英寸(10厘米)。直到达到你的最大步幅。
5-8
3
3-5
一、学生练习队列队形: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突出重难点
2、口令指挥练习
要求:
认真观察老师动作,理解技术要求
积极思考,并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表
模仿动作练习
3、大胆尝试、勇于展示
三、速度素质练习队形
(1)
(2)
(3)
采用分组轮换,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轮换
教法:(采用分站巡回练习法)
教师不同方位进行讲解示范
规定练习的时间,随后轮换
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1、练习无间歇,保持队形
2、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纠错,共同进步
3、老师巡回指导纠错(技术细节要强调)
4、学生勇于展示
5、保证课堂的纪律
6、注意练习的安全
结
束
部
分
3
1、放松练习(静力性拉伸)
①两人相互压肩练习
②股后肌群拉伸
2、总结本次课教学的完成情
况,以及学生的表现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1
要求:肢体放松、心情愉悦
场地与器材
全课密度
平均心率
%
次/分钟
课后小结
宁乡七中教学教案
第四周
第3课时
教材内容
途中跑技术
教
学
目
标
1.技能学习:
2.运动能力:
3.情感目标:
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次数
学法、教法和组织
准
备
部
分
3
5
10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与任务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慢跑
(全班呈一路纵队围绕半个足球场慢跑)
喊口令一:继续向前慢跑
喊口令二:转身后跑
喊口令三:转身用手触地后继续向前慢跑
三、小游戏(砸地鼠)
将整班学生分成两部分(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每一队再分成两组,分别编为A组和B组;先B组围成一个圆圈,而A组则站在圆中心,A组人员为“地鼠”,B组人员用软式排球砸圈内“地鼠”,砸中即淘汰,在规定时间内砸中的地鼠越多的组,即为获胜组。
要求:不能砸头、脸等部位
惩罚:男生20个俯卧撑,女生10个深蹲跳
1
1
2
一
组织队形: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静、齐
2、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二、慢跑队形:
(
足球场半场
)
(
)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慢跑时队伍整齐有序,精神状态饱满
了解游戏规则与要求
3、游戏过程中要有秩序进行,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基
本
部
分
5
10
10
一、跑的专门性练习
1、小步跑
2、高抬腿跑
3、后蹬跑
4、后踢腿跑
5、车轮跑
二、学习途中跑技术
1、原地摆臂练习
要点:身体自然站立,两眼平视前方,虚握拳,右腿后撤半步,虚是前掌站立,肘关节弯曲为90度。摆动时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两臂与身体之间的空隙较小,前摆时手的高度不超过下额,后摆幅度较大
2、途中跑的技术:包括后蹬跑与前摆、腾空、着地与缓冲等动作。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时就进入蹬地腿的后蹬与摆动腿的前摆。摆动腿前摆动作由大腿肌群发力开始加速。从支撑腿蹬离地面至摆动腿着地为腾空,当摆动腿的前脚掌着地瞬间,即开始着地缓冲动作。
3、20米加速跑练习
4、50米加速跑练习
三、速度素质练习
1、40码跑(36.6米)
呈起跑姿势,保持呼吸,开始冲刺。摆臂,蹬后腿,注意跑到9米时,呼气吸气,上肢保持直立,大约跑到18米时,呼气再吸气,直至跑完37米。
2、变速跑
把五个圆锥障碍物分别等距18米一个摆放呈一条直线。在每个障碍后改变跑步的强度,这会让你学会在各种速度间加速和变换速度。比如,在1和2点之间用一半的速度跑,2和3点之间用四分之三的速度跑,在3和4点用四分之一的速度跑,最后在4和5点间全速跑。
3、绳梯跑
尽可能快的通过绳梯(每根棍长18英寸货46厘米),每只脚踩过一个格子。
2
3-5
3
3
3-5
一、组织队形: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口令指挥练习
3、观察学生动作,适时纠正
要求:1、学生动作规范协调
2、学生各关节活动开
3、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队列队形
教法:
1、教师示范,突出重难点
2、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队伍整齐有序,练习时有秩有序进行
保持课堂纪律
动作规范到位,积极思考
同学之间积极交流,相互纠错
大胆展示,勇于尝试
三、速度素质练习队形
(1)
(2)
(3)
采用分组轮换,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轮换
教法:(采用分站巡回练习法)
教师不同方位进行讲解示范
规定练习的时间,随后轮换
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1、练习无间歇,保持队形
2、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纠错,共同进步
3、老师巡回指导纠错(技术细节要强调)
4、学生勇于展示
5、保证课堂的纪律
6、注意练习的安全
结
束
部
分
3
1、放松练习(静力性拉伸)
①两人相互压肩练习
②股后肌群拉伸
2、总结本次课教学的完成情
况,以及学生的表现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1
要求:肢体放松、心情愉悦
场地与器材
全课密度
平均心率
%
次/分钟
课后小结
宁乡七中教学教案
第四周
第
4
课时
教材内容
下压式交接棒技术
教
学
目
标
1.技能学习:
2.运动能力:
3.情感目标:
课的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次数
学法、教法和组织
准
备
部
分
3
5
10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与任务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慢跑
(全班呈一路纵队围绕半个足球场慢跑)
喊口令一:继续向前慢跑
喊口令二:转身后跑
喊口令三:转身用手触地后继续向前慢跑
三、接力游戏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成纵队两两相对站在起跑线后,当听到口令后,指定的一边的同学跑向对面的同学并将交接棒传给他(她),传完棒后站在队伍后面;然后接棒同学他(她)再跑出,依次类推。哪队先跑完即获胜。
惩罚:男生20个俯卧撑,女生10个深蹲跳
1
1
1
一
组织队形: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静、齐
2、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二、慢跑队形:
(
足球场半场
)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慢跑时队伍整齐有序,精神状态饱满
2、了解游戏规则与要求
3、游戏过程中要有秩序进行,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基
本
部
分
15
10
一、启发式教学
1,在学校运动会上有哪些同学参加了4
100m的接力赛?并请他们出列展示他们在比赛中使用的方法
2,提问;接力赛有哪些传接棒的方法?从而引出课的内容:下压式交接棒
3,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问下压式交接棒是怎么传、接的?它的技巧和方法是怎样的?
4,下压式交接棒要领:
①接棒:手腕内旋,四指并拢,大拇指分开,掌心向上,虎口打开,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
②传棒:伸臂压腕送棒,将棒“砸”压在队友手心中,如图:
教学重点:突出错位站位,异侧传接
易错动作:
接棒人手臂后伸不够
接棒人接棒手型不正确
传棒人没有由上而下的
二、速度素质练习
1、进出跑
放5个障碍物,分别距离15-30码都可(14到27米)。在障碍点1开始跑到2点的时候加速到次级最大速度。到三点时,尝试达到你从没试过的速度(打破自己的纪录)。在4点时,减小强度但要维持步频。
2、橡胶带辅助加速跑
橡皮筋系在腰上不松开,可以提高步频和步长,以及短距离跑的速度牵引跑比下坡跑和高速自行车练习更能有效的加快步频,增大步长。
3、弯道跑
3-5
3-5
3-5
一、组织队形: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突出重难点
2、学生模仿体验动作练习
3、口令指挥练习
要求:
1、认真观察老师动作,理解技术要领
2、积极思考,并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表象,模仿动作练习
3、同学之间相互纠错
4、大胆尝试、勇于展示
老师巡回指导纠错
二、速度素质练习队形
(1)
(2)
(3)
采用分组轮换,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轮换
教法:(采用分站巡回练习法)
教师不同方位进行讲解示范
规定练习的时间,随后轮换
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1、练习无间歇,保持队形
2、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纠错,共同进步
3、老师巡回指导纠错(技术细节要强调)
4、学生勇于展示
5、保证课堂的纪律
6、注意练习的安全
结
束
部
分
2
1、放松练习(静力性拉伸)
①两人相互压肩练习
②股后肌群拉伸
2、总结本次课教学的完成情
况,以及学生的表现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1
教法:放松时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肢体放松、心情愉悦
场地与器材
全课密度
平均心率
%
次/分钟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