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8 20: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树根“变”根雕 B. 玉石“变”印章 C. 水果“变”果汁 D. 葡萄“变”美酒
2.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1)(2)均为物理变化
C.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1)(2)均为化学变化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高锰酸钾扩散
C. 蜡烛燃烧
D. 干冰升华
4.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渍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生石灰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消融 B. 核能发电 C. 煤矿自燃 D. 干冰升华
7.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可靠的证据的是(

A. 有气体产生 B. 有沉淀生成 C. 有新物质生成 D. 颜色改变
8.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分子总数增加
9.物质发生“变色”是物质变化的重要证据,下列哪一种“变色”与其它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A. 秋天树叶变黄色 B.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C. 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 D. 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10.人们运用科学知识于生产实践,下列哪一过程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

A. 用纯碱和熟石灰制烧碱 B. 将熟石灰与硫酸铜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 分离空气法制医用氧气 D.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
1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D.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12.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氧分子的体积 B. 氧分子的间隔 C. 氧气的化学性质 D. 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1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氢气燃烧 B. 菜刀生锈 C. 冰雪熔化 D. 电解水
14.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消融 B. 核能发电 C. 葡萄酿酒 D. 干冰升华
二、填空题
15.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酸类中有一种酸叫醋酸,又叫乙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②在16.6
℃以上,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③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④醋酸和硫酸、盐酸一样,能跟活泼金属(铝、锌、铁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1)属于醋酸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属于醋酸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6.在实验室里观察硫酸铜晶体是 色固体,用酒精灯加热后失去结晶水变成 色粉末,加热前后是两种物质,因而可判断为 变化,往粉末中加入水会显 色,利用这点性质可判断 的存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树根“变”根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玉石“变”印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水果“变”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葡萄“变”美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
D
【解析】【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解答】“化学变废为宝,资源循环”的含义是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经过太阳能或生物能又变为燃料。(1)燃料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燃烧产物在太阳能或生物能的作用下重新变为燃料,燃料与燃烧产物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1)、(2)均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胆矾研碎、高锰酸钾扩散、干冰升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汽油可溶解油污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用生石灰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与水化合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经过化学反应后有新物质的生成;若反应只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分子间的距离等均为物理变化。
【解答】①:稀盐酸的稀释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即为物理变化;②: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溶液和水,产生了新物质,即为化学变化;③: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后产生了新物质,即为化学变化;④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即为物理变化。由此可知B正确。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冰雪消融、核能发电、干冰升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煤矿自燃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可靠的证据的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他特殊现象都不足以证明化学变化的发生;
故答案为:C。
8.【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物质的状态改变为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析。
【解答】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成,二者属于同种物质,转化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其实质是分子间隔变大的缘故;
故答案为:B。
9.【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时往往会出现颜色的变化,但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也会有颜色的变化。
【解答】A、秋天树叶变黄色,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是物理变化;
D、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发生了化学变化。
C选项与其它三种不同,所以C选项正确。
故选C
10.【答案】
C
【解析】【分析】由题中选项可知,此题主要是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主要区别是判断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
【解答】A、用纯碱和熟石灰制烧碱,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B、将熟石灰与硫酸铜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分离空气法制医用氧气,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综上可知,ABD是化学变化,C是物理变化,所以C与其它三项有本质的区别,C选项正确。
故选C
11.【答案】
C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指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切割玻璃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铅笔写在纸上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水垢中的碳酸盐与醋酸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物质是化学变化,C正确;
D.用水将浓盐酸稀释,盐酸由浓变稀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
B
【解析】【分析】当氧气分子的密度改变时,其表现出来的物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当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这时氧气的物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解答】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这时氧气的物理状态发生了改变,由气态变成液体,在这种变化中,氧气的分子结构以及氧分子的体积都没有发生改变,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而是氧气分子的密度改变了,变得更密集。
故答案为B.
1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氢气燃烧、菜刀生锈、电解水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冰雪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14.【答案】
C
【解析】【分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冰雪消融由固态的冰熔化成了液态的水,是物理变化,A错误;
B、核能发电用的是原子核的变化释放的能量,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变化的,B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葡萄酿酒主要利用酵母菌将糖类物质转化成了酒精等物质,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C是化学变化,C正确;
D、干冰升华,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是指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到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5.【答案】
(1)②
(2)④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解答】(1)在16.6℃以上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这些描述属于醋酸的物理性质,故答案为:②;
(2)醋酸和硫酸、盐酸一样,能跟活泼金属(铝、锌、铁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这些描述的是醋酸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④。
16.【答案】
蓝;白;化学;蓝;水分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根据硫酸铜和硫酸铜晶体间的转化分析。
【解答】硫酸铜晶体为蓝色固体,在加热后因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硫酸铜粉末,加热前后两种物质不同,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变成蓝色,常用该实验验证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