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酸碱性
一、单选题
1.台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
水果名称
东魁杨梅
涌泉蜜桔
楚门文旦
玉麟西瓜
PH值
2.5~3.5
4.0-5.0
4.5~5.5
5.5-6.5
A. 东魁杨梅 B. 涌泉蜜桔 C. 楚门文旦 D. 玉麟西瓜
2.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
)
A. 红色 B. 蓝色 C. 红色 D. 蓝色
3.为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健康,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
)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汗液
pH
4.7~8.4
0.9~1.5
7.35~7.45
5.5~6.6
A. 尿液一定呈酸性 B. 血液一定呈碱性
C. 胃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 汗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 甲溶液呈酸性
B. 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 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 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5.夏季是水果盛产的季节。水果内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多汁、酸甜,深受人们再爱。下列出现的几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苹果pH≈4.9
B. 葡萄pH≈4.2
C. 柠檬pH≈2.1
D. 猕猴桃pH≈6.5
6.“河长制”是兰溪市政府治理环境的一大措施,而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采集到的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工厂排放的废水:
pH=4.3 B. 兰湖水:pH=6.5
C. 兰江水:pH=6.0 D. 芝堰水库水:pH=7.3
7.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 变强 B. 变弱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8.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的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左侧一杯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酚酞能使右侧杯中的矿泉水变红色
B. 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 将右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后,读出pH为6.73
D. 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滴在pH试纸上,其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矿泉水的pH
9.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水果是(
)
A. 菠萝
pH=5.1 B. 草莓
pH=3.1 C. 苹果
pH=4.7 D. 柿子
pH=8.3
10.如图所示A,B,C,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1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 葡萄汁 B. 苹果 C. 牛奶 D. 鸡蛋清
12.如图是某同学测量几种食品的pH后绘制的图象,其中偏碱性的是
(
)
A. 腌萝卜 B. 南瓜 C. 莴苣 D. 甜玉米
二、填空题
13.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项目
检测值
正常pH范围
血浆
7.4
7.35-7.45
胃液
0.8
0.9-1.5
胆汁
7.21
7.1-7.3
胰液
7.8
7.5-8.0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
。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4.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
溶液的pH
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
A
和
B
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5.实验题:某实验小组想探究一瓶标签损毁的溶液时酸性还是碱性的,于是一名学生小红想出一个办法:向这瓶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试剂,发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加入一定的氢氧化钠溶液之后变成红色,由此判断出该溶液是酸性溶液。实验小组的另一个同学小明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该溶液不一定为酸溶液,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明认为该溶液不是酸溶液的理由________
(2)具体实验如下:
实验目的:________
实验步骤:先在该溶液中加入________;如果溶液变成__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为________,如果溶液为__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为________;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变成________色,由此可证明溶液的酸碱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pH
小于7的显酸性,而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从表格数据可知,东魁杨梅的PH值在2.5-3.5之间,数值范围最小,酸性最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分析。
【解答】A、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C、碱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纯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对照相关数据解题即可。
【解答】A、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A不符合题意。
B、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B符合题意。
C、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不符合题意。
D、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汗液pH值为:5.5~6.6,呈酸性,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对各个选项的说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指示剂A在甲中呈黄色,那么它的pH小于6.2,肯定呈酸性,故A正确不会题意;
B.指示剂在乙中呈蓝色,那么乙的pH在7.6~14之间;指示剂B在乙中呈粉红色,那么pH在10~14之间,可能为11,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甲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蒸馏水呈中性,指示剂A分别呈现黄色、蓝色和绿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因此在甲中不断滴入乙,溶液的pH会增大。根据滴入乙的数量不同,那么溶液pH可能小于6.2,可能在6.2~4.6之间,也可能大于7.6,因此不一定呈现绿色,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
C
【解析】【分析】考查pH值跟酸碱的关系。
【解答】当物质的pH>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当物质pH<7时,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pH=7时,呈中性。
故选:C
6.【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溶液pH小于7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
故选A。
7.【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增大酸性变弱分析。
【解答】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新鲜肉在变质的过程中pH逐渐增加,pH增大,酸性变弱;
故答案为:B。
8.【答案】
D
【解析】【分析】(1)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2)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3)酸的pH<7,碱的pH>7;
(4)根据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分析。
【解答】A.右侧杯中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A错误;
B.左侧杯中的矿泉水显酸性,一定含有氢离子,故B错误;
C.将右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后,读出pH应该>7,不可能为6.73,故C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滴在pH试纸上,其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矿泉水的pH,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pH>7的溶液呈碱性,杮子
pH=8.3
,所以呈碱性;
故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与碱变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与碱变红色,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石蕊遇酸变红色,而不是紫色,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石蕊遇碱变蓝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酚酞遇碱变红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酚酞遇酸变不变色,即无色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D
【解析】【分析】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在葡萄汁、苹果、牛奶和鸡蛋清四种食物中,只有鸡蛋清的pH>7,所以显碱性的食物就是鸡蛋清,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分析】如果pH<7,则显酸性;pH=7,则显中性;pH>7,则显碱性。
【解答】腌萝卜、南瓜和莴苣的pH<7,都偏酸性;只有甜玉米pH>7,偏碱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1)D
(2)A
【解析】【分析】(1)根据胃酸过多的病人要多服用偏碱性食物分析;
(2)根据酸性变弱时pH变大分析。
【解答】(1)由表中各数据分析可知,该同学胃酸过多,可食用偏碱性食物,番茄、苹果、牛奶都显酸性,不宜食用,鸡蛋清偏碱性,可以食用,故选D;
(2)
用湿润的pH试纸
测定酸性溶液pH,会使酸性变弱,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D;(2)A。
14.【答案】
(1)B,因为滴加液体前溶液
pH
大于
7
(2)溶液红色恰好褪去
【解析】【分析】(1)根据滴加液体前溶液的pH值就能知道选择哪个装置;
(2)酚酞遇碱变红色,当溶液中性时,酚酞为无色。
(3)根据参加反应的碱也是一种白色固体来分析.
【解答】(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由从曲线可看出,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故其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三、实验探究题
15.【答案】
(1)原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加了氢氧化钠之后,酚酞依旧显红色
(2)验证标签损毁溶液的酸碱性;石蕊试剂;红;酸性溶液;紫色;中性溶液;蓝
【解析】【分析】(1)无色的酚酞试剂只有遇到碱溶液变红色,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变色;
(2)根据题干描述填写实验目的;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解答】(1)小明认为该溶液不是酸溶液的理由:原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加了氢氧化钠之后,酚酞依旧显红色;
(2)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目的:验证标签损毁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先在该溶液中加入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为酸性溶液,如果溶液为紫色,则证明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可证明溶液的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