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动物的行为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动物的行为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8 22: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行为
一、单选题
1.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社群(社会)行为的是(
)
A. 鸟贼喷墨 B. 虎啸山林 C. 雄鸡报晓 D. 猴王称霸
3.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关节囊使关节更牢固 B. 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C. 狒狒不具有社会行为 D. 黑猩猩利用木棒取食白蚁是一种学习行为
4.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 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共生 B. 蚜虫被咬伤后释放激素使同种其他个体逃跑
C. 草、虫、鸟形成一条食物链 D. 一片草地上生活着许多昆虫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
B.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 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6.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
A. 蟑螂的昼伏夜出 B. 蜜蜂的圆形舞 C. 母鸡召唤小鸡的叫声 D. 蝶类释放性外激素
7. 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蜘蛛结网 B. 大雁南飞 C. 飞蛾扑火 D. 鹦鹉学舌
8.如图表示动物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丙
9.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决定这种行为出现的因素是(  )
A. 环境 B. 学习 C. 生活经验 D. 遗传物质
10.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B.
C. D.
11.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 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D. 信息交流对群体繁衍有重要意义
12.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孔雀开屏 B. 老马识途 C. 蜜蜂采蜜 D. 小鸡长大
二、填空题
13.一只生活在室内的狗常常会扒地毯试图埋藏一块骨头,它的动作就像挖土一样,这是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是由 决定的。乌鸦刚刚见到稻草人时十分害怕,但久而久之就对稻草人没有任何反应了,这是它形成了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
14.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喝到牛奶,这属于 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 决定的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 行为。
三、解答题
15.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
四、实验探究题
16.根据摘选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森林地面以下的土地中充满了由小型哺乳动物开掘的隧道和通路,形成了一个蜂巢状的世界,这些小动物中有白脚鼠、鼷鼠和各种地鼠.在这些小小的打洞者中,贪吃的地鼠能发现和吃掉大量的锯齿蝇蛹.它们吃蛹时,把一只前脚放在茧上,先咬破一个头,它们显示出一种能识别茧是空的还是实的特别本领.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如果在侦查蚁回巢穴后用樟脑丸放置在洞口,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资料一显示,地鼠在控制锯齿蝇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行为,原因是这种行为是由________而获得的.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所以是先天性行为。
故选:A。
2.【答案】
D
【解析】【分析】喜欢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大象、鹿、蜂等,还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这些动物的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不同的等级。例如,一个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工蜂之分,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职责。
【解答】A、乌贼不是群居动物,它喷墨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人,属于动物的御敌行为,A不符合题意。
B、老虎不是群居动物,没有社群(社会)行为,B不符合题意。
C、雄鸡报晓没有体现出鸡群成员之间的分工,也不是社群(社会)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猴子是群居动物,称霸体现出其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分工及等级,属于社群(社会)行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分析】(1)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2)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3)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解:A、关节囊包绕着整个的关节,连接相邻的两骨,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A正确;
B、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如蜜蜂通过“8”字舞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远近等,B正确;
C、狒狒具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因此狒狒具有社会行为,而不是不具有社会行为,C不正确;
D、黑猩猩取食白蚁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D正确.
故选: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选项A海葵和寄居蟹一起共生和选项D一片草地上生活着许多昆虫,它们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草、虫、鸟形成一条食物链,只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蚜虫被天敌咬伤后释放激素告知同伴逃避,说明它们之间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故选:B.
5.【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A正确.
BC、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BC正确.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D错误.
故选:D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6.【答案】
A
【解析】【解答】:A、蟑螂的昼伏夜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A错误.
B、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
C、小鸡的鸣叫是通过声音来交流,C正确.
D、蝶类通过释放性外激素来交流,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A
【分析】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7.【答案】
D
【解析】【解答】ABC、蜘蛛结网、大雁南飞、飞蛾扑火,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都不属于学习行为,ABC不正确;
D、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8.【答案】
B
【解析】【解答】甲小鸟喂鱼、丙母猪哺乳,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乙黑猩猩叠木箱取香蕉、丁大山雀偷饮牛奶,都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所以如图表示动物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乙黑猩猩叠木箱取香蕉、丁大山雀偷饮牛奶.
故选: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9.【答案】
D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因此决定这种行为出现的因素是遗传物质.
故选:D.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0.【答案】
A
【解析】【解答】A、图中根据经验堆叠木箱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熊捕鱼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B错误.
C、枯叶蝶模仿枯叶是防御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错误.
D、雌、雄蛙抱对属于生殖行为,是先天性行为,D错误.
故选:A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1.【答案】
B
【解析】【解答】A、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B错误;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C正确;
D、信息交流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D正确.
故选:B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12.【答案】
D
【解析】【解答】A、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A正确.
B、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C、蜜蜂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小鸡长大不属于动物的行为,D错误.
故选:D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二、填空题
13.【答案】
先天性;遗传物质;后天学习
【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按照其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除了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后天学习行为。
【解答】一只生活在室内的狗常常会扒地毯试图埋藏一块骨头,它的动作就像挖土一样,是其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乌鸦刚刚见到稻草人时十分害怕,但久而久之就对稻草人没有任何反应了,这是乌鸦通过生活经验形成的后天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先天性;遗传物质;后天学习
14.【答案】
(1)先天性;遗传物质
(2)学习
(3)学习
【解析】【分析】根据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区别与联系解题;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动物的一种本能;后天性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
【解答】(1)当大山雀渴了,找水喝时,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喝到牛奶,这属于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后天性行为; 也叫学习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属于典型的后天性行为;也叫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1)
先天性;遗传物质;
(2)学习;
(3)学习;
三、解答题
15.【答案】
社会行为的特征:①具有明确的分工;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中只有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存在等级制度.
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可以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能,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群体的利益,利于生物的生活和种族的延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社会作为的特征即对动物的意义.
【解答】解:(1)社会行为的特征:①具有明确的分工,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其中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白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
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所以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2)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可以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故答案为:社会行为的特征:①具有明确的分工;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
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中只有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存在等级制度.
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可以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能,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群体的利益,利于生物的生活和种族的延续.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维持生态平衡
(2)学习行为;后天的学习;胎生哺乳
(3)气味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除了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后天学习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之间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解答】(1)地鼠在控制锯齿蝇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海豚的表演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为后代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且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它们在分工合作时是依靠气味和触角进行信息交流即通讯的。资料三樟脑丸的味道掩盖了食物的气味,而使得蚁群找不到食物。所以在此情况下,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
故答案为:(1)维持生态平衡;(2)学习行为;后天的学习;胎生哺乳;(3)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