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3.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2.在上学路上,小皓观察到了不少情景,于是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了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早上路面结冰,导致走路时有点滑,这是凝华现象
B.同学之间打招呼,说话时会呼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树叶和车窗上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
D.上周堆的雪人没有化成水就消失了,这是升华现象
3.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的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梨花”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形成的物态变化和开水壶嘴白气相同
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D.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
5.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要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A.熔化、液化、凝华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
B.夏天,雨后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
C.秋天,清晨林中升起的白雾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8.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二、填空题
9.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10.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________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白霜的生成属于
________
现象.
11.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__.
12.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材料,请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干冰可用来进行人工降雨.飞机将干冰撒入冷云层后,干冰很快就会______,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的水蒸气便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14.北方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三、实验题
15.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过程,需要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16.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甲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根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由上述信息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沸腾后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继续上升.
(2)沸水中加热的固态碘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
(3)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
(4)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法,哪一个更合理?答:___________.
17.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1)小明用图甲的装置实验时,发现碘锤玻璃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他认为是因为碘从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态,发生升华现象;
(2)经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根据这些资料,小华认为小明所做的实验,碘也经历了先_____再_____的物态变化过程,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3)小华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说明碘升华吗?_____(选填“能”或“不能”),简要说明理由_____。
四、综合题
18.(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工作时,液态的氟利昂进入冷冻室吸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蒸气,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人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
(2)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9.老师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
物质
熔点/°C
沸点/°C
碘
113.7
184.2
(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了_______色的气体,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
(2)有同学认为碘是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根据下表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的,理由是______。
20.(1)一个透明杯子装有适量的冷水,小凯把一大块烧红的工件浸没水中,发现工件周围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如图所示。
①工件周围的水沸腾了吗?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
②“白雾”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降雨时,常利用飞机将干冰洒到云层里,干冰在云层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D
6.D
7.C
8.D
9.凝华
熔化
吸收
10.0
凝华
11.升华、凝华、熔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12.升华凝华
13.
升华
凝华
熔化
14.凝华
内侧
15.升华吸凝华凝华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B
16.不可以不可以可能乙
17.固气熔化汽化能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达不到碘的熔点,不会熔化,只能升华
18.汽化
液化
液化
凝华
19.紫
升华
吸热
错误
开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
20.沸腾了
工件周围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由下往上变大,说明水沸腾了
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升华
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