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分扣子》
第
1
课时
修改区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关于分类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时,按照一定标准,一直分下去结果是相同的。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纽扣图片生:纽扣图片(每小组一袋)
环节
教师及学生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讲故事,提问题:1.小熊一家只有5次机会猜出20个怪物中谁是城堡的主人才能离开城堡,怎么猜呢?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扣子,通过今天的学习,看大家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猜出答案。
活动二:
二、分扣子活动一: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课件出示:1、议一议:可以怎样分?学生畅所欲言。(师板书:形状、扣眼数。)2、做一做:
小组活动:(1)拿出1号口袋的扣子。4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标准进行分类。(2)将分好的扣子摆在桌面上,想一想:分好的每一类扣子还能继续往下分吗?(3)比一比哪个小组音量最小、最先完成。请有不同分类方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不同的分类。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1)分别请不同分类方法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2)
比较两种分法,结果怎么样?小结: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3)师:分好的每一类扣子还能继续往下分吗?请小组成员一起继续往下分,先前的两组同学继续在黑板上演示。4、课件出示分类过程:①形状
扣眼数②扣眼数
形状。学生观看回忆分类过程,和自己的分法一样吗?5、想一想: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尽管分法不同,但最后分的结果都一样。整理扣子,适时鼓励、表扬学生。
活动三
三、分扣子活动二:
出示课件:按不同标准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分分看。2、想一想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和顺序分类?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汇报,师板书分法。3、根据刚才的经验猜想结果是否一样?4、小组合作,按不同标准分扣子,一直分下去,看结果和猜想的是否一样。请一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类。5、全班交流:演示的学生叙述怎么分的。最后分成了几类?哪几类?其他同学验证猜想结果。适时鼓励、表扬学生。
活动四
四、自我评价: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问题?2、自己看看书64、65页,脑海里整理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3、自我评价:请生自我评价,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和鼓励。
活动五
五、讲故事从刚才的分扣子活动中,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能通过分类找到城堡的主人吗?讲述绘本。
板书设计
分扣子……
课堂练习设计
课后反思
标准:形状
扣眼数
扣眼数
形状
颜色
形状
扣眼数
颜色
扣眼数
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