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50分。
图1为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
图1
1.
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
积温
B.
年降水量
C.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
年太阳辐射量
2.
①、②、③、④各区域
A.
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B.
边界是明确的
C.
属于主体功能区
D.
等级最高的是③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图2为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3~6题。
图2
3.
图示一级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包括
①
地势阶梯界线
②季风非季风区界线
③
内外流区界线
④1月0℃等温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在图示各自然区修建公路,对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匹配最可能的是
A.
a-冻土
B.
b-梅雨
C.
f-扬尘
D.
g-伏旱
5.
关于图示各区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b、c
区气候均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
d
区典型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C.
e
区地形以山地、山间盆地为主,沟壑纵横
D.
g
区海拔高,距离太阳近,因此太阳辐射强
6.
小茗同学外出写生,绘制一幅当地民居景观的素描图(图3)。该写生地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图3
A.
b
B.
e
C.
f
D.
g
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读图4,回答7~11题。
图4
7.
青川县与安吉县
A.
区域特征相同
B.
空间尺度相同
C.
地理位置相同
D.
发展方向相同
8.
青川县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地形平坦开阔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春季降水丰沛
D.
土壤呈微酸性
9.
为让“扶贫茶”真正成为“致富茶”,安吉县的工作重点是
A.
改良茶叶品种
B.
落实销售渠道
C.
持续提供资金
D.
提高机械化水平
10.
青川县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将
①吸引农民回乡就业
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③提高城市等级
④带动高新技术发展
⑤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1.
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间具有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关联性
D.
连续性
读图5
“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农垦区位置图”,完成12~13
题。
图5
12.
该流域新垦区
A.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各具特色
C.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
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13.
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
面状与点状
B.
线状与岛状
C.
点状与岛状
D.
点状与面状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图6为红色荒漠形成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图6
14.
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
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
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
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15.
某科研小组在裸露的红壤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降雨强度相同情况下,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7所示。关于不同坡度土壤冲刷量与土地利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
随着坡度的加大,土壤冲刷量持续增加
B.
坡度超过
30°以后,土壤冲刷量开始降低
C.
坡度
18°~24°地区,适宜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D.
根据坡度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图8是我国西北地区图。读图,完成16~18题。
图8
塞罕坝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变成了沙地荒原。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营造成集中连片的林海。
16.
塞罕坝造林选择树种时,主要考虑
A.
扎根深
B.
耐高温
C.
耐盐碱
D.
树冠大
“女人们将麦草均匀地铺在沙子上,男人们拎起铁锹把麦草从中间扎下去,入沙10厘米,露出30厘米左右。草扎直立,横竖成行,间距1米。”这就是在腾格里沙漠进行的草方格治沙,如图9所示。后期生长起来的柠条、沙棘等沙生植物将彻底稳住沙丘。
图9
17.
利用草方格治沙,
A.
加大摩擦,降低高空风速
B.
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C.
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D.
背风坡应加大麦草使用量以固沙
18.
塞罕坝和腾格里沙漠选择不同治沙方法,主要考虑
A.
热量条件不同
B.
降水条件差异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国家政策导向
19.
图10为“我国三个监测期石漠化总面积及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结构图”。关于我国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0
A.
轻度石漠化先增后减
B.
中度石漠化逐渐减少
C.
重度石漠化先减后增
D.
极重度石漠化无变化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据此,完成20~22题。
20.
石油是一种
①
矿产资源
②
可再生资源
③
能源资源
④
新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
沈括“用石油制墨”,说明
A.
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能源价值
B.
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物质价值
C.
石油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D.
当时人们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为主
22.
与用松木燃烧制作松烟墨相比,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
A.
产生CO2,造成全球变暖
B.
减少松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C.
对石油需求增加,促进工业化进程
D.
导致石油资源的枯竭
23.
通常说的水资源包括
①
黄河水
②
上海市郊农家的井水
③
祁连山上的冰川
④
青海湖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11和表1
“江苏省
2017
年电力生产及消费情况表”,完成24~25题。
图11
表1
电力占全国比重
生产量
消费量
7.5%
9.2%
本省电力生产构成
火电
太阳能发电
风电
水电
核电
82.2%
7.9%
5.7%
2.3%
1.8%
24.
下列关于江苏省2017年电力生产及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燃料丰富,核电潜力巨大
B.
能源消费结构多样,较为合理
C.
电力消费量已居全国前列
D.
东临黄海,宜大力发展水电
25.
图中各城市
A.
连云港距海最近,冬季风能资源更丰富
B.
南京纬度最低,能源利用以太阳能为主
C.
盐城面积最大,对核能的需求量最大
D.
徐州地处淮北,冬季有条件集中供暖
黑龙江大庆和甘肃玉门都是我国著名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目前,大庆油田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只够开采5年左右。2009年玉门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据此,完成26~28题。
表
2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400
2200
4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26.
表2为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大庆市
A.
第二产业比重最低
B.
主导产业为石油加工业
C.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
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27.
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与玉门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同,发展方向也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A.
政策导向不同
B.
地理条件不同
C.
劳动力价格不同
D.
区域类型不同
2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玉门应
A.
大力发展科技,彻底消除污染
B.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
C.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
D.
大力发展城市新区,吸引人口回流
图12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29题。
图12
29.
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河北省临界北京的县区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围绕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东部、南部边界呈带状铺开。据此,完成30~31题。
30.
环北京周边新建城区的快速发展将导致河北
A.
空气污染减轻
B.
农业用地规模减小
C.
人口规模缩小
D.
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31.
河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让工作在北京的人在此居住,两地通勤。其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优越,环境优美
B.
位置差异使得黑夜时间长
C.
距离北京较近,交通便利
D.
分担北京压力,疏解人口
32.
关于城市辐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辐射功能强弱主要受城市腹地范围大小影响
B.
城市辐射能力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大小表示
C.
城市功能越单一,腹地范围越小,辐射能力越大
D.
城市规模等级越低,城市功能越多,辐射功能越弱
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图13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读图13,完成33~34题。
图13
33.
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
A.
交通通达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第一产业比重
D.
对外开放程度
34.
引起
2005~2012
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
B.
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C.
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
D.
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读图14,完成35~36题。
图14
35.
图中分别示意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分工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6.
②过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间
A.工资水平差异
B.自然资源差异
C.科技水平差异
D.市场规模差异
上世纪80年代,毗邻台湾的福建省晋江市成为制鞋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出现众多国外品牌鞋的代工厂。时至今日,安踏、361度,鸿星尔克等耳熟能详的国产运动品牌几乎都创立于晋江市。但用工荒、原材料涨价等问题近年始终困扰着晋江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晋江市形成了城乡共生的空间形态,高密度集聚的乡村聚落散落于中心城区及市区各处,骑着车穿街串巷时,忽而进城,忽而下乡,有着近乎时空变换的新奇体验。
阅读资料,完成37~38题。
37.
晋江的产业发展历程
A.
利用本地高技术水平制鞋业起步
B.
始终依赖临近台湾的优越地理位置
C.
依靠创立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
D.
近年主要靠压低成本与东南亚竞争
38.
随着产业的移入和发展,晋江市
A.
当地农民实现就近就业
B.
第一产业比重保持稳定
C.
城市形成合理功能分区
D.
城市中心热岛效应加剧
棉纺织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纺织业的“东锭西移”,新疆成为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的主要地区之一。2016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布匹产量占全国的0.2%。据此,完成39~40题。
39.
我国纺织业“东锭西移”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
原料成本
B.
交通运输
C.
生产技术
D.
市场需求
40.
新疆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方式是
A.吸引大量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
B.增加棉花出口,形成贸易优势
C.减少棉花种植量,提高原料价格
D.加强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条
安徽铜陵有中国铜都之称;黄山市古称徽州,因更好地保护、开发黄山风景区而设立。图15为“铜陵市和黄山市三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41~42题。
图15
41.
关于铜陵市和黄山市的产业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比重铜陵市较小
B.
黄山市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
C.
第二产业比重黄山市较大
D.
第三产业为铜陵市的支柱产业
42.
造成铜陵市和黄山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资源禀赋
B.
人口结构
C.
城镇化水平
D.
科技实力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43~45题。
43.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44.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45.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表3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46~48题。
表3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产品“走出去”
1991~1997
年
接受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7~2001
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
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
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46.
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
开拓国际市场
B.
建立品牌形象
C.
吸引国外资金
D.
降低生产成本
47.
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可以
A.
降低劳动成本
B.
增强集聚效益
C.
便于产品销售
D.
便于原料运输
48.
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
市场
B.
资金
C.
原料
D.
技术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图16所示为该产品价格构成。读图,完成49~50题。
图16
49.
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因为
A.
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
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50.
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
A.
市场广阔
B.
劳动力价格较低
C.
交通运输方便
D.
原材料丰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5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闽宁曾经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戈壁荒滩。1997年,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在此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陆续接纳了西海固地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历时20多年的闽宁协作由此展开。闽宁成为由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为菌类、葡萄酒、光伏、电子装配等多产业融合的特色小镇,这种扶贫协作方式被称为“闽宁模式”。
图
17
(1)从气候、水文和植被等要素,概括闽宁的自然特征。(4分)
(2)与西海固地区相比,说出闽宁镇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
(3)阐述闽宁镇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分)
(4)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闽宁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的启示。(4分)
52.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
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图18为毛乌素沙地示意图,图19为毛乌素沙地1995~2003年气候统计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图
18
图19
(1)阐述图示区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4分)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3分)
(3)列举当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3分)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2分)
5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及其周边省的部分地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基地,文化底蕴深厚。
图20
(1)列举图20中直接可以看到的区域类型名称。(2分)
(2)《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有序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策略。说出该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3
分)
(3)读图21“河南省
1978~2010
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图”,说出河南省
1978
年~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特点。(3
分)
图21
(4)读表4
“2010
年全国三大产业占
GDP
比重”,绘制统计图表示
2010
年全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情况。对比河南省和全国
2010
年产业结构情况,提出河南省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6
分)
表
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3%
46.3%
43.4%
54.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被誉为内蒙古的
“金三角”地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图
22
(1)描述图
22
所示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3
分)
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兴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包头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中心,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2)简述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
分)
表
5
世界稀土利用统计表
国家
储量比重
产量比重
消费量比重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他
51%
3%
20%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大头,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3)读表5和资料,根据我国稀土资源产销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合理建议。(3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A
A
C
B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D
A
B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C
D
C
B
C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B
B
A
A
C
A
A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A
D
A
C
A
C
D
A
B
51.
(14分)
(1)气候干旱/或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1分)气温年较差大(1分)
地表径流少;(1分)植被稀少/或以荒漠植被为主;(1分)
(2)临近黄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距离首府近,辐射带动作用强。(3分)
(3)完善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等。(四选三,3分)
(4)福建为闽宁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市场;(1分)闽宁接受产业转移,(1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1分)扶贫政策加强流动的强度。(1分)
52.
(12分)
(1)自然: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生态环境脆弱。(四选二,2分)
人文: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规模扩大,(1分)超过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1分)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1分)降水呈波动增加,(1分)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1分)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1分);合理配置农、林、牧用地(1分);控制人口规模,减少生态环境压力。(1分)
(4)①赞同。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
450
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
沙地逐渐固定;(1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分)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②反对。距冬季风源地和沙源地近,风沙活动频繁;(1分)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1分)
(注:表明态度不单独赋分。如不表明态度,则阐释理由的2分均不给)
53.(14分)
(1)行政区
流域
经济区
工业区(每写出2个得1分,2分)
(2)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便宜;周边市场潜力大;中部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四选三,3分)
(3)第一产业明显下降;(1分)第二、第三产业波动性上升;(1分)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或发展较慢。(1分)
(4)绘图略。可从图名、图例注记、图像三个角度评分。(3分)
建议:充分重视商品粮核心基地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因地制宜对接沿海或海外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制造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建议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视角提出,三个产业各1分,言之有理即可)
54.
(10分)
(1)储量大,种类多,分布广(3分)
(2)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1分)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1分)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1分)靠近黄河,水源充足。(1分)
(3)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控制出口量;
节约利用/或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利用科技,提高稀土利用率;
减少初级产品出口/或进行稀土深加工/或延长产业链;
防治开采过程中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六选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