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8 16: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导入新课
汉高祖刘邦
˙
《咏叹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
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
西灭无道秦。
朗诵诗歌,回答问题:
诗中的“汉祖”指的是谁?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历史史实?
汉高祖刘邦
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自主学习
1、识记西汉的建立情况。
2、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主要措施及结果如何?
3、出现“文景之治”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BC202年
一、西汉的建立——汉并天下
“汉并天下”瓦当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5年
西汉
东汉
建立
材料
研读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可盖、可藏之物。即无积蓄、无剩余),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结合课本并根据材料,说一说: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一、西汉的建立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社会动荡。
材料
研读
材料二: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及故也。
——陆贾《新语》
根据材料二,说说陆贾想让汉高祖认识到什么?
一、西汉的建立——汉并天下
吸取秦亡教训,主张休养生息。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BC202年
二、休养生息政策——无为而治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的含义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已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建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吸取秦亡教训。
内容(高祖):
“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为平民;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BC202年
二、休养生息政策——无为而治
建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吸取秦亡教训。
内容(高祖):
“兵皆罢归家”;
释放奴婢为平民;
鼓励耕织;
轻徭薄赋。
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部编版七上教材第11课知识拓展》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BC202年
二、休养生息政策——无为而治
建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C194年
惠帝
BC187年
吕雉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问题
探究
议一议:说说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什五税一)
“兵皆罢归家”
鼓励耕织
结果
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二、休养生息政策——无为而治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BC202年
建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C194年
惠帝
BC187年
吕雉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BC179年
文帝
BC157年
景帝
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二、休养生息政策——无为而治
三、文景之治——大治初现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材料
研读
材料三: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根据材料,说说材料体现了文帝与景帝的什么思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内容之一: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三、文景之治——大治初现
材料
研读
材料四: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劝民力农,进一步减轻租税和赋役,慎于用法,主张“官统治民,本应导之为善”。
——《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说说文帝、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
内容之二: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徭役;
内容之三:“以德化民”,废除酷刑;
三、文景之治——大治初现
秦代和汉初农业税负
占百姓收入的比重
材料
研读
材料五:文帝曾经想建一露台,召工匠计之,需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56页相关史事,说说其体现了文帝的什么治国思想?
内容之四:提倡勤俭治国;
三、文景之治——大治初现
材料
研读
材料六: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对比下列两则材料,说一说汉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带来什么影响?
三、文景之治——大治初现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休养生息政策
知识
归纳
统治者
内容
结果
汉高祖
“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为民;鼓励耕织;轻徭薄赋(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出现“文景之治”治世局面。
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BC202年
建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C194年
惠帝
BC187年
吕雉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BC187年
文帝
BC187年
景帝
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BC141年
武帝
课堂小结
“成由勤俭,败由奢”。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请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感悟
升华
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
提倡节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言之有理即可)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山西省·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2.(2020·山东东营·4)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B】
【A】
中考真题演练
3.(2020·广西贺州·1)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4.以下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