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人类的哪项活动不是模仿动物的运动(
)
A.用桨和槽划船
B.滑翔机的飞行
C.发射火箭
D.骑自行车
2.运动员在参加100米栏比赛中,从走到起跑点到跨栏,依次运用哪些运动方式(
)
A.行走、奔跑、跳跃
B.奔跑、行走、跳跃
C.奔跑、跳跃、行走
D.行走、跳跃、奔跑
3.选出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组动物(
)
A.河蟹、野鸭
B.袋鼠、驼鸟
C.企鹅、麻雀
D.
鳄鱼、蜥蜴
4.地球上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如图是与动物有关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蚯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B.蝗虫的运动器官——足附着在乙图中Ⅱ部分
C.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D.完成伸肘动作时,神经系统传来刺激使图丙中的1舒张、2收缩
5.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完成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调节和配合
B.一块骨骼肌就可以独立完成某个动作
C.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6.下列关于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的器官
B.骨膜内有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
C.幼年时,骨髓呈黄色,无造血功能
D.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7.取一个猪的长骨,敲下一小片骨,称其质量为3克,锻烧后剩余物为1.6克,参照如下表可判断该猪的年龄(
)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骨的成分表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
少于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
约占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多于
少于
弹性小,易骨折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8.如图,坐位体前屈是长春市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考生两臂和手伸直,膝盖不能弯曲,两手五指并拢,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推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推为止。在此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主要状态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9.大马哈鱼每年从海洋游到我国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产卵,对于这种行为,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是先天性行为
B.既是先天性行为,又是后天学习行为
C.是后天学习行为
D.既是先天性行为,又是繁殖行为
10.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马的本能
11.有些鸟类在迁徒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个体。当发现敌害时,它们或大声鸣叫,或用力扇动翼做起飞状,使鸟群迅速作出防御准备或逃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行为的获得与遗传物质无关
B.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迁徙生活
D.鸟群各成员间通过声音、动作交流信息
12.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鸡蛋全部换成鸭蛋,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繁殖行为
B.先天性行为、繁殖行为
C.社群行为、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社群行为
13.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群行为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火蚁具有社群行为,当洪水来临时,它们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动物群体中也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土壤中的一群蚯蚓
B.草丛中的一群蚊子
C.池塘中的一群蝌蚪
D.树林中的一群狒狒
15.如图为幼小黑猩猩在钓取白蚁。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菜青虫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刚出生的小羊碰到乳头就吸吮乳汁
D.宠物犬随着音乐踏起优美的舞步
16.生物学家给大雁的足“带”上微型定位器(对大雁的生活没有影响),来研究大雁的迁徒行为,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17.冬季,燕子总是飞到南方去越冬,这种行为是(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
18.下列关于动物的“语言”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B.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C.动物的各种行为
D.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19.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学习行为
B.“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是领域行为
C.“螳邮捕蝉,黄雀在后”是攻击行为
D.“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社群行为
20.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孔雀开屏、蜜蜂采蜜、鱼类涧游等。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只有两种:观察法和实验法
C.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动物的学习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即将开始。动物们都聚集到万顷碧湖边的超人森林来。裁判员宣布赛程和参赛名单:第一个项目的参赛选手是老虎、狮子、马。第二个项目的参赛选手有海豚、鲸、金鱼。第三个项目的参赛选手是兔子、袋鼠。第四个项目的参赛选手是燕子、麻雀和黄峰。请各运动员到比赛场地。
资料二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嘎嘎!”
资料一中的四个项目分别代表哪些运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
(2)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它适于跳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培训班教练野鸭空中运动方式是________,陆地运动方式是________,水中运动方式是________,它适于水中运动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这说明了动物运动方式是与__________相适应的。
22.(14分)以下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①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3]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②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有的还能跳跃;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5]________,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
跑或攀援等;④人类主要依靠________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______,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_________,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8]_____
(3)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_________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23.(10分)实验探究:
(1)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实验中我们发现:
①长骨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C]________、骨质和[B]_______组成。
②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D]_________;骨干内侧和偕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称为[A]________。具有造血功能的是________。
(2)如图2是李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
①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肌肉④处于_______的过程,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_____动作。
②图中③④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①、②两片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_________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③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_______牵拉_______,绕过关节完成动作。
24.(12分)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属于学习行为的有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图①是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图⑤所示美国红雀的行为有局限性,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黑猩猩在繁衍时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5.(14分)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试分析回答:
(1)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幼猩狸生下来就会吸奶,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它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学习行为的基础。请再列举两个动物的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鸭会学着认识并跟随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并认定那是它们的母亲,这就是印随行为。印随行为一般在刚刚孵化后立即发生。实验人员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①实验人员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结果甲组小鸭都跟随气球走,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行为
C.取食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
②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实验模型
B.作为对照组
C.作为实验组
D.一个变量
③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变成猫
B.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C.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D.认为气球是它们的母亲
参考答案
1---5
DADAB
6----10
CBDDB
11---15
DBBDD
16---20
BCBAA
21.(1)奔跑
游泳
跳跃
飞行
(2)后肢发达
(3)飞行
行走
游泳
后肢的趾间有蹼
生活环境
22.(1)鳍
翼
骨(2)肌肉
外骨骼
关节(3)寻找食物
23.(1)①骨膜
骨髓
②骨密质
骨松质
红骨髓
(2)①收缩
屈肘
②肌腱
③骨骼肌
骨
24.(1)①②③④⑤
⑥
(2)防御
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改变
胎生、哺乳
(1)后天学习行为
(2)遗传
孔雀开屏、飞蛾扑火(只要合理即可)
(3)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①A
②B
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