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共22张PPT+6份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共22张PPT+6份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8 17:09:2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活动一、探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0
6000L的氧气可以压缩到40L的钢瓶中
生活现象
实验现象
活动一、探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电子显微镜下的微观粒子
一氧化碳分子拍成的人形图
移动铁原子构成的文字
苯分子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原子
分子




氧气
氢气
氨气

铁原子

硅原子

汞原子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氨分子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10亿人
3万年多年
1、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宏观
微观
一滴水
1.67 1021个水分子
酚酞溶液是一种指示剂,遇到碱性的物质会变为红色。
A
加入
浓氨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
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氨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
用针筒抽取一定量空气,手指堵住针头,挤压气体,观察有什么变化。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
小结1
微观
物质
宏观
原子
分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反映
构成
解释
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0
6000L的氧气可以压缩到40L的钢瓶中
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资料: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1、根据资料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2、指出每种物质对应的微观粒子。
3、判断水分子模型是那种构造模型
A
B
C

利用假设模型解释下面现象
资料:在标准大气压下,18mL水加热到100℃,变成3.06 104mL的水蒸汽,体积扩大约1700倍。



加热



为什么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02)两种气体
通电
分裂


氢原子、氧原子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构成
1个
2个
1个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氧分子(O2)
氢分子(H2)
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
氨分子(NH3)

知学

0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氯分子(Cl2)
水分子(H2O)
氯化氢分子(HCl)
小结2
微观
物质
宏观
原子
分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模型
解释
表征
反映
解释
构成
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会改变。
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分子
分成
构成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氧化汞受热分解

知氧气学

0
分裂
结合
氧化汞

+
氧气

氧化汞分子
汞原子
氧分子
汞原子
氧原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
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小结3
微观
物质
宏观
原子
分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模型
解释
表征
反映
解释
构成
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会改变。
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分子
分成
构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讨论
下图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过程,请分析下面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H
H

Cl

H
H
Cl
Cl
Cl
H2
+
Cl2

2HCl
1、生成物是混合物
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4、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


如果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电解水这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B
C
17
H
O
A
B
C
D
H
H
H
O
O
O
O
课堂练习1:
课堂练习2:判断正误
1、分子大,原子小。
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3、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4、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
×

×
×
完成同步练习册27页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