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10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含义,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加深加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有余数的除法,对余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56÷7=
560÷70=
师:你们张口就来,用到了哪些知识?(商不变的规律)
2.你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吗?
840÷50
二、知识迁移
1.深入理解。
(1)谈话:现在我们再来计算840÷50你会算吗?尝试独立完成,其他同学小组内完成。指名板演。
师:(教材第88页例10的算式)你们能看出他是怎么使计算简便的吗?
学生讨论得出: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的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探寻“余数是几”。
独立完成:估计很多学生都会把余数写成是“4”。
师(指着式中余下的“4”):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师:余数是40还是4对呢?我们可以验算一下。这道题你会验算吗?
通过验算,进一步明确余数应该是40。
寻找原因:除法竖式是没错的,但是在写横式上的余数时,因为余数4是写在十位上的,所以要写成“40”。
师生小结:讨论后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后,实际上是用84个十除以5个十,余下的“4”表示4个十,是40。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余数是几,理由是?
四、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是什么,谈一谈你对除法算式中余数的理解。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查缺补漏,整理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复习旧知,提出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商的变化规律,还记得有哪些知识点吗?
(由学生自由描述,再让学生补充说明)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
(2)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扩大而扩大,……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2.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你觉得当中还有哪些知识值得我们学习与探究呢?
二、基本练习
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完成练习十七。
学生独立练习。
(能完成在书本上的直接填空,其余的完成在练习本或展示板上)(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习相关信息,要求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互相交流、帮助)
2.全班展示。
由学生依次展示练习成果并口述思维过程。(适时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3.激发冲突(由学生自由互补,师作点拨)
第1、2题,使学生取得共识。
第3题,说一说你判断余数的方法是什么?教师点拨: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第4题,通过辨析过程,让学生说出理由,从不同角度加深理解。
第6题的展示中,重点放在“为什么”。
求学生说出速算的根据(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补充)
单价×数量=总价,则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每组中的三种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要知道其中任意的两种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种量。
第8题,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题目中的错误之处。在小组里讨论错在哪里。
学生交流,分析错题原因,各自在书上改正,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改得对不对。
提问:这两道题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更加认识了商不变的规律的有用处,计算中灵活地用它可快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