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基础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 分)
1.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 C.給裁判看.
2.小球在地上滚动后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小球受到( )的缘故。
A.弹力 B.摩擦力 C.重力
3.我们知道100 牛约等于( )克的力。
A.100 B.1000 C. 10000
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
A.用力,用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
B.用力,用力向下压
C.提点起来就行
5.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运动方向上施加更大的力
B.运动相反方向上施加更大的力
C.增大物体的重量
6.烟花能升天,是利用( )推进的。
A.弹力 B.重力 C.反冲力
7.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重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8.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弓箭
9.射击时,子弹飞出枪的瞬间人会后退,这是( )使人后退的。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10.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 )的。
A.一样 B.不一样 C.不确定
11.( )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A.尺子 B.弹簧测力计 C.量筒
12.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发生的( )。
A.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B.不能恢复的力 C.改变形状的力
13.物体都受一个( )的 重力作用。
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 C.平移向上
14.物体越重,运动时的摩擦力越( )。
A.小 B.大 C.没有
15.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________。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________。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
4.赛车车身重心很低,目的是为了赛车________。
5.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____;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___。
6.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自行车轮胎上有花纹,目的是为了________。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_________作力的单位,用字母______表示。
9.1牛约______克的力。
三、连线题。(10 分)
1.生活中有许多滑动和滚动摩擦现象用线连起来。(6分)
推木箱在地面前进,木箱与地面的摩擦
足球在地面上滚动前进的摩擦 滚动摩擦
汽车前进,车轮与地面的摩擦
把书推到桌子边上,书与桌面的摩擦 滑动摩擦
自行车车轮绕车轴运动的摩擦
轮式溜冰鞋在地面上前进,轮与地面的摩擦
2.把下面的现象所受的力与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4分)
背书包时,书包对肩的压力 反冲力
弹簧拉长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
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使它运动的力 重力
当停止踩自行车时,使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力 弹力
四、实验探究题。(34 分)
1.这是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单,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面的表格。(8分)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2.下图是研究“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索”的实验。(8分)
(1)阳阳想研究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的关系,应该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2)甲图摩擦力已知为0.8 N,乙图摩擦力为______,通过数据我们发现________。
(3)乙和丙两个装置能研究摩擦力大小和_________的关系,阳阳通过实验测得的丙的摩擦力大小可能是_______(填“1. 3N”或“2.5N”),阳阳想减小丙图的摩擦力,可以采用________或________等方法。
3.根据实验内容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7 分)
如图,一辆小车拉着货物,一辆小车没有拉物品。用同样的力推动小车,使其动起来。
实验名称:物体运动或停下来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器材:( )不同的“小汽车”各一辆。
实验过程:
用相同的力推动小车,________(填“轻”或“重”)的小车运动的距离远。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奇奇用棉线、小车、回形针.垫圈等组装了一个小缆车,当挂3个垫圈时,小缆车刚好能在光滑的木板上运动起来。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缆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记录表
(1)每组垫圈至少做3次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如果在木板上放置--块磨砂纸,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时,所挂的垫圈数________3个(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分)
(3)实验中测得的每一个数据都不同,是因为( )。 (2 分)
A.测量用的秒表有故障
B.实验测量时产生的正常现象
C.每一次的实验都是不成功的
(4)实验中,使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力来自( )。 (2 分)
A.小车自身的重力 B.棉线的弹力 C.垫圈的重力
(5)如:果实验时挂的垫圈数为7个,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最可能为( )。(2分)
A.5秒20 B.3秒19 C.2秒10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A5. A6.C 7.B 8. A9.B10.B 11. B12. A13.A14.B 15. A
二、1.重力2.弹力3.反冲力4.行驶稳定5.大 小6.弓箭 橡皮筋 弹簧7.增大摩擦力8.牛顿 N 9. 100
三、1
推木箱在地面前进,木箱与地面的摩擦
足球在地面上滚动前进的摩擦 滚动摩擦
汽车前进,车轮与地面的摩擦
把书推到桌子边上,书与桌面的摩擦 滑动摩擦
自行车车轮绕车轴运动的摩擦
轮式溜冰鞋在地面上前进,轮与地面的摩擦
2.
背书包时,书包对肩的压力 反冲力
弹簧拉长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
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使它运动的力 重力
当停止踩自行车时,使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力 弹力
四、1.平均距离:2.9 6.3 10.7
我们的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1)甲 乙
(2)1.5N 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3)接触面光滑程度
2.5N 示例:给木块装上轮子 拿走砝码.
3.重量 重量 轻 重量越大或运动越快的小车越难停下来,重量越小或运动越慢的小车越容易停下来。
4.(1)避免实验偶然性(2)大于 (3)B (4)C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