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7分)
1. 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
(1)人生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描摹声音来衬托情感,具有“顿挫凄绝”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借《诗经》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日本明治维新时亦取“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将达官贵人聚会风雅之地命名为“鹿鸣馆”。
2.
填入下面空缺处的一项是( )
一位朋友热心公益,但担心被孤立,小王可以引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朋友大胆行善。
A.满招损,谦受益 B.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C.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D.德不孤,必有邻
二、阅读(51分)(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①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的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②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是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③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代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人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④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室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廷滋生。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⑤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西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⑥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1)第③段中“玩物丧志”的含义是________
(2)第④段举德国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青年时代就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很重要。
B.今天的中国仍存在着阿Q主义,这集中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
C.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而才能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D.本文认为,对于今日的中国青年,固然需要鲁迅的精神指引,但决不能因此排拒周作人。
E.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承担体现和创造民族精神的责任,和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民族劣根性作斗争。
(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
罗强
①京昆高速太原到阳曲之间,松庄收费站的路口,黑虎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车来车往,黑虎在犹豫,它不知道,接下来,该是向左,还是向右?
②一辆宝马飞驰而至,车窗半开,女主人抱着一只吉娃娃,在惊讶好奇的眼神中,黑虎落寞的神态,刹那就让人的心疼得紧。
③不知道该往哪一边,黑虎没有任何参考,它站起来,抖了抖精神,拖着疲惫羸弱的身躯,朝着左边的路踱步而前……
④从清晨,到下午,黑虎一直在走,月亮出来了,黑虎还在走。
⑤没有休息,不敢停歇,心中装着家,世界再远,也不是天涯,朝着回家的路,黑虎努力向前。
⑥可是,两天后,它却发觉走错了方向,又累又困的黑虎快要崩溃,却没有犹豫,又掉头往回走,又是两天过去了,它回到了松庄收费站的路口。
⑦黑虎是一只流浪狗,7年前的春天,不到一岁的它流浪到太原市小店区师范街社区路泽苑小区门口,饿得摇摇晃晃,保卫室李队长和同事喂饱了它,从此,它就成了小区里吃百家饭的居民。
⑧谁家外出吃个饭,都会带回肉、骨头给它。黑虎特别通人性,从不扑上去抢东西吃。院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喜欢黑虎,老人们出去散步,黑虎就送到路口。孩子们追它、拽它、骑它,它从不恼,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⑨它可爱,它忠诚,外面的生人进了院子,黑虎总是一步不离紧跟着,直到小区的居民来接了人,黑虎才会转身离去,不管是保安,还是居民,都十分喜欢黑虎。
⑩但黑虎只是一只狗。
一年前,刚生完小狗的黑虎跟小狗仔玩,外面一位生人进院时,黑虎扑上去就咬,幸亏咬得轻,值班室的人集资赔了对方500元钱。
担心黑虎再咬人,值班室李队长把黑虎送到晋阳湖,两天后,黑虎就回来了。李队长又开车把黑虎送到了清徐,5天后,狗窝还没拆,黑虎又回来了。
今年5月中旬,护仔的黑虎咬伤了院里的一位老人,老人一家没有说什么,提醒值班室保安要看紧它。
李队长和保安们都挺过意不去的,再通人性的狗也有兽性的一面,如果万一扑倒谁人家骨折了,费用得上万元,谁负得起责?更何况,黑虎的身长约1米,本就属于城市禁养范围。
这是黑虎第三次被遗弃。
黑虎是被李队长和同事老申送走的,路上一个多小时,它听话地趴在越野车后备厢,没有叫唤,也没有朝车窗外看。
李队长两人从长风东街上高速,经阳曲,向东,出了盂县南高速口后,又向前开出老远,越野车停了下来。 陪黑虎待了一会儿,李队长和老申上了车,一脚油门,越野车就飞速地逃。瞄了一眼倒车镜,黑虎在车后狂追,老申流着泪,不敢回头……
尽管被骂,被打,被遗弃,可是黑虎还是要回家。
一百多公里,黑虎倔强地行走,二十多天过去,车的声音和气味早就淡了,一开始或许还可能帮它辨路,到后来,只能凭它的方向感。
从太原到盂县的高速路是太阳高速,属于京昆高速的一段。在太原到阳曲一段的分岔口较多,如松庄站、杨家峪站、丈子头站、阳曲站等八九个收费站。过了阳曲,至盂县南高速出口,一路就没有岔口了。其中,回程中最难走的是阳曲收费站附近一段“互通”,这个“互通”是太阳线、大运线的交汇处,经常有司机在这儿走错路口。黑虎能过高速互通,太不容易。
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黑虎找一回食物,必须下高速,沿线有乡镇村子,至少得跑到两公里以外。
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强烈的思念已超越一条狗的本能。
七月的一天下午,一只脏兮兮的大黑狗从外面进来,兴奋地在地上打滚儿,尾巴摇来晃去……
是黑虎!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声音里充满兴奋和不可思议。对面居住的居民老王,听到动静后高兴地剁肉,装上它最爱吃的生鸡蛋。不一会儿,看黑虎的居民越聚越多,老王带来的牛奶就堆了二十来袋,还有鸡蛋、鸡骨头。黑虎走的时候胖胖的,回来时瘦了一圈儿,身上的毛都裹着泥,支棱着。
不过在那天下午,它不动也不吃,就在保卫室门外卧着,两三天后才开始进食。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累着了,是真累。
二十五天,一百多公里,黑虎经风吹雨打,烈日炎炎,不知道绕了多少弯路,只因内心深处对家的挚爱,回到了家。有人说这是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传奇,有人说它现实版的《灵犬莱西》,也有人说它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回来的这一个月里,黑虎看家护院、陪着孩子玩。原来什么样还什么样,惟独对多次送它走的李队长,不再像以前主动过去撒欢儿亲近,也不进值班室里。李队长命令黑虎过来,黑虎往前走一步,离着一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动了。
故事也许并未结束。
身为保安队长的李队长,清楚地知道清查流浪狗的行动正在进行,而且,黑虎在这一带太有名了。黑虎会被抓走吗?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他能怎么办呢?黑虎会急叫着拼命挣扎,还是不再叫唤,也不挣扎,趴着不动呢?
其实有一种思念,叫黑虎。城市很大,交通发达,我们却找不到了家,不愿意被遗弃,却又无法再回去,沉陷于迷茫之中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黑虎,身体日渐发福,无法忘记过去的内心凝固了悲伤,只有思念,愈发骨瘦如柴。
(1)小说开头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请对此加以赏析。
(2)第⑩段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3)阅读第 段画线句,分析黑虎的心理状态。
(4)评析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二)古诗阅读。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从诗歌体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_。
(2)选出对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寸光阴不可轻”这句诗中的“轻”是“轻视,轻松放过”的意思。
B.“池塘春草梦”化用东晋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表达了诗人朱熹对南国早春的歌咏。
C.这是一首劝学诗,诗歌形象生动地劝诫世人不要虚度我们拥有的每一寸光阴。
D.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秋声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
(3)请结合全诗分析“春草”“梧叶”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輮以为轮:同“煣”,使……弯曲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弟
C.六艺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不积跬步:半步
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解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则群聚而笑之 C.择师而教之 D.吾从而师之
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其皆出于此乎 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是( )
A.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巫不拘于时,学于余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作《师说》以贻之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物之有能者必有病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壮士缚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有焦奇者,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 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昔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益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耽耽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材者宜知,用材者益宜知也。
(1)可填入第一段方框内的虚词是( )
A.而 B.岂 C.盖 D.然
(2)对第一段“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众人害怕逃跑反衬焦奇出众的能力。 B.写出焦奇打死老虎后骄傲自得的样子。
C.使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焦奇的平易近人。 D.与后文焦奇无法抓住一只小猫相一致。
(3)第二段以“曳尾徐步”四字写猫生动巧妙,请加以赏析。
(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三、写作(40分)
精彩的高中生活开始了,在短短的两个月中你有哪些所见又有哪些所感?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叙议结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7分)
1.
【答案】
一尊还酹江月
赢得仓皇北顾
青冥浩荡不见底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D
【考点】
表达准确
表达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强调“谦虚”。
B项,原意是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虽然山路陡峭,崎岖不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强调的是“心地平坦”。
C项,劝人行善。
D项,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切合语境。
故选D。
二、阅读(51分)(一)现代文阅读。
【答案】
沉溺在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和吃喝玩乐衣食居行,丧失了知识分子的民族精神、灵魂和创新精神。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Q精神,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A,E
①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的重铸者,因为他对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作了深刻的批判,毒害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在蔓延滋生。
【考点】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①﹣⑥写黑虎艰难的归途,与第 ﹣ 段相呼应、引发思索黑虎在此处的原因。
由写狗与人友好、和谐,转向/转折写人狗的冲突。内容上。
第三次被送走,但黑虎没有叫唤,表现出忠诚、温顺,基于对前两次被遗弃又独自回来的经历、意料之中,还有一定能回来的自信等,黑虎上前一步、忠诚、戒备、怀疑。
通过记叙黑虎不断被抛弃却不断回家的事,表达了人类对故乡、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追寻、隔阂,呼呼人们正视自己对和谐精神家园的渴望。
【考点】
小说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古诗阅读。
【答案】
七言绝句
B
“春草”“梧叶”象征美好,写出自然美景的特点。用在此处,突出对光阴的珍惜。
译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
赏析:
《偶成》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们、时不我待的感受,形象鲜明生动,岁月易逝的程度,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备增劝勉的力量。
【考点】
古诗词比较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小说阅读
鸿门宴(司马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C
【考点】
文言虚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C
【考点】
文言虚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A
【考点】
文言虚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C
【考点】
文言句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朽木也不会被刻断,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考点】
文言翻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文言文阅读。
【答案】
A
A
“曳尾徐步”中“曳”是动词,“摇着”;“徐”是“慢慢地”。“曳尾徐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面对看似强大的敌人时镇定自若。以此反衬出焦奇在小猫面前的无计可施。
怀才者应当知道,本领再大也是有局限的;用人者应当知道用人要用其所长。
参考译文:
沂州山势险峻。有一个名叫焦奇的,遇到老虎总是徒手搏斗杀死它,像这样是经常事,遇到两只老虎带着一只小虎,连着杀死两只虎,并且把小虎活捉然后返回,而焦奇却谈笑自若。
有一个富人,设筳款待他,自己讲述他平时捉虎的情形。而焦奇更加夸大其词,洋洋得意,登上筵席抓食物,焦奇以为是主人的猫。主人说:“邻家孽畜!”不一会儿。焦奇急忙起身出拳打它,而猫已跳趴在窗户角落,又追打它,猫一跃登上屋角。焦更加生气,而猫嗥的一声,跳过邻居家墙而离去,面对着墙呆呆望着罢了,焦非常惭愧地走了。
能捉住老虎却不能捉住猫,也是分量不相当罢了,不能用来烹小鱼,不能用来射鼷鼠,用材的人更加应该知道了。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写作(40分)
【答案】
遇 见
如果我没有遇见你。是会快乐多一点。
如果我没有遇见你。因为以前的我,一个人走,一个人哭。没想过依赖谁。
有时,和他的相识是否只是为了遇见你,我会惊异于上天的安排,是甜蜜,还是只是为了遇见一个人,教会你很多。岁月走过,还把我留在原地。
如果我没有遇见你,在我们本该相识的那段日子里?是否是因为没有遇见我?虽然相识的日子很短。我想,那段日子里,一直落寞,身边还有一群朋友,支持着我。所以不用担心,我会学会重新振作的。
如果没有遇见你。在此之前、白色。你知道吗,我开始觉得天空是蓝色的,我觉得它是灰色的),心里也是很暖的,内心就不会孤单了,我也开始学着去容纳更多的颜色,至少你不会因为我。
如果,还有多少如果,如果,那会怎样?
如果,离开你,还会不会想我,真的有如果,我也会好好的。
本想写,最好还是不要遇见,我不后悔遇见,他们都是天使,活着教会你懂得更多的道理,我现在我已经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对于过去的一些事。如果忘不掉。
以此来纪念!
【考点】
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