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六课
一、隋朝兴亡
(一)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
1.隋朝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
2.南北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
意义: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结合教材,概括隋朝经济建设的主要活动。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开通大运河
隋朝洛阳城复原图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过度役使民力,加重民众负担以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三)隋末暴政与唐朝建立
暴政表现:
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②三征高丽,穷兵黩武;
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结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隋炀帝下江南木版画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评价隋炀帝的?
功:在维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民众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灾难。
唐朝疆域图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女皇
武则天
建立
唐朝
贞观
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李隆基)
开元
盛世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四组4号展示
唐太宗 画像
概念: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疆域辽阔,四夷来服,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名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子,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一)贞观之治
经济
政治
文化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一)贞观之治
(二)武周政权——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她在位期间,创立殿试制度,并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这使得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624-705),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
(三)开元盛世——刑罚清省,百姓富庶
选贤任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
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勤俭节约,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姓名:李隆基(685~762 年)
前期年号:开元
后期年号:天宝
庙号:唐玄宗
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忆昔(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元盛世——刑罚清省,百姓富庶
咸海
外兴安岭、库页岛
南 海
东 海
(四)边疆管理——视四海如一家
唐朝是怎样加强对西域管辖的?
1、唐对突厥地区的管理
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首先战争征服
突厥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唐朝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2、唐朝与回纥、吐蕃、靺鞨的关系
回 纥
靺鞨
吐蕃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府都督。
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与松赞干布。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唐朝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
设管理机构
实行册封制度
实行和亲政策
治安中国,四夷自服;绥之以德,尽为编户。
实行会盟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敌,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公元755年12月唐朝将领安禄山联合史思明起兵范阳,发动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平定“安史之乱”后,地方上增设藩镇
藩镇割据
唐朝灭亡的原因
1.藩镇割据
2.宦官专权
3.朋党之争
4.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实质
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与扩大。
课堂检测
1.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首创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
②都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③都兴建有大型的著名工程
④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2.据《续谈助》记载,唐代巴蜀地区的青城山“遂斯安草市岁出茶千万斤”,反映出草市已成为当地茶叶交易的主要市场;剑南东川地区,产盐十分丰盛,也逐渐形成了草市;一些草市还成为远近闻名的鱼市、药市等。材料表明唐代巴蜀地区的草市
A.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B.分布格局受物产影响
C.商品种类丰富多样 D.已发展为专业性市场
B
3.唐朝节度使幕府中的官员同西域各族人员往来频繁,诗人岑参也参与了这些活动,并在诗中作了精彩反映,如“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B.奢靡之风逐渐兴起
C.社会发展由盛转衰 D.诗歌风格雄奇奔放
A
4.唐朝22位皇帝中,18位是马球运动爱好者。全国上下球场林立,玩者如云,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赛场上经常出现“珠球忽掷,月杖争击”“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的壮观场面。由此可见,唐代马球运动的兴盛
A.受政府重武抑文政策影响 B.契合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
C.由统治者的个人喜好决定 D.助推农牧文明的相互交融
B
5.唐代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此后,随着道一级建制逐步固定,统领道的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这使中央政权
A.着力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B.被迫加大对地方的财政拨付
C.加快推进选官用官制度改革 D.进一步面临尾大不掉的压力
D
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留下遗言树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现代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发展了科举制度,创立进士科 D.具有革新魄力,重用有才之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