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青春浩然英雄气,
吹作人间百合香.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3.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
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
做手工换钱过活。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后一直在部
队文工团工作。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作者简介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生活》是她的第一篇作品。
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
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好些名篇曾被译成
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百合花》是她的代
表作。
作者简介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百合花》正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背景探寻
1.《百合花》的故事梗概。
2.划分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的层意。
3.你对文中哪一人物的印象最深,并说明原因。
预习检测
1.《百合花》的故事梗概。
解放战争期间,一名通讯员护送文工团女兵前往包扎所。
到达包扎所后,文工团女兵和通讯员因为伤员的棉被短缺,
一起来到老百姓家,向一户人家的新媳妇借棉被。
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新媳妇也来到包扎所和文工团女兵一起照顾伤员。
通讯员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牺牲在包扎所。
新媳妇为去世的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
预习检测
留主干、去枝叶
主要情节
典型事件
主要人物
2.划分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的层意。
第一层(1-23):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层(24-43):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层(44-57):通讯员救人牺牲
第四层(58-59):新媳妇送出百合花被
预习检测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情感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删减后的小说梗概和原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
问题探究
去“枝叶”
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然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环境:雨过天晴、庄稼青翠、露珠晶莹的和谐画面
词语:要不是……真以为…… 假设
作用:烘托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展示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问题探究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场景:充满中秋仪式感和童真童趣的风俗(回忆)
词语:小同乡、拖毛竹的小伙儿
作用:凸显人物形象。还是孩童的小战士,为更多人追求的美好生活,而勇于献出生命。
问题探究
……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
时代:物资紧缺的战争年代
人物:真诚善良的小战士,为别人着想的通讯员。
……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是两个干硬的馒头……
前后呼应
3.你对文中哪一人物的印象最深,并说明原因。
预习检测
刻画人物的方法
人物 描写手法 具体表现 性格特征
通 讯 员 细节描写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热爱生活
通讯员衣服上撕开的破洞 动作 神态 语言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腼腆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淳朴
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 关爱同志
侧面描写 “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通讯员是一个热爱生活、腼腆、执拗、淳朴、关爱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革命战士形象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动作描写)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拚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语言描写)
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动作描写)
小通讯员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语言描写)
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细节描写)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语言描写)
小通讯员
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
腼腆、耿直、淳朴、善良、
热爱生活、舍己救人的年轻战士
小通讯员纯朴高尚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美
人物 描写手法 具体表现 性格特征
新 媳 妇 肖像描写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美丽
动作描写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善良、朴素
神态 动作 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 友好、热情
动作 神态 ……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品德高尚
新媳妇是一个美丽、朴素善良、友好热情、精神高尚的农村妇女形象。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美丽娴静、纯洁善良、明大义识大体的人物形象。百合花,正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新媳妇的人物形象
人物 描写手法 具体表现 性格特征
我 心理描写 ……人家走路都没出一滴汗,为了我跟他说话,却害他出了这一头大汗,这都怪我了。 幽默
语言描写 ……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爱开玩笑
动作描写 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了的喂他们吃一点…… 干练
细节描写 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我是一个幽默、 爱开玩笑、 干练的革命女战士形象。
本文以“百合花”为题目有何含义及作用?
问题探究
含义:
表层含义:指代的是被子上的花纹图案,是一种客观物象。
深层含义: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作用:
①以“百合花”为题,点出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和相关情节线索;
②以“百合花”的纯白来象征通讯员和新媳妇纯洁善良的高尚情操;
③以“百合花”作结,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即有利于表现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