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8 20: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章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在后面答题卡内,否则不得分)
1.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2.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3.下列对蜘蛛结网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动物的本能 B.由遗传物质控制
C.属于先天性行为 D.是后天学习而来
4.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A.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
B.鸟占巢区并筑巢
C.松鼠将覃类挂在树枝上
D.亲鸽衔虫喂雏鸽
5. 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6. “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是一种学习行为
C.是一种繁殖行为
D.该行为由蜻蜓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7.下列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鲫鱼
B.白蚁
C.大雁
D.金丝猴
8. 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这有利于
A.寻找配偶
B.逃避敌害
C.获得食物
D.适应复杂的环境
9.青蛙的身体上有墨绿色的斑纹,是一种保护色,这属于动物的哪种行为
A.防御行为
B.节律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0.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取食行为的是
A.乌贼释放墨汁
B.孔雀开屏
C.两条狗争夺食物
D.乌鸦捡拾马路上的米粒
11.“蜂飞蝶舞,莺飞草长”“鹰击长空”等词语,都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会飞的动物运动的情景。从 生物学角度看动物飞行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生存的环境
B.飞行使动物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C.飞行可以使动物逃避敌害
D.能飞行的动物,都具有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都是鸟类
12.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纯粹属于观察法的是
A.训练蚯蚓走迷宫
B.探究蚂蚁通讯及喜食何种食物
C.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珍妮长期观察研究黑猩猩的行为
13. 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A.取食行为 B.社群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4.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花盆下躲藏的一群鼠妇
B.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水中嬉戏的鸭群
D. 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15.动物的攻击行为都有利于
A.动物的生存
B.种族延续
C.个体发育
D.控制种群数量
16.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④笼子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在紧急的情况下,蜥蜴的尾部自动断落,而且断落的部分还能做屈伸运动。蜥蜴的这种行为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繁殖行为
18. 下列属于动物的社群行为的是
A.两只公鸡格斗
B.蜜蜂跳“8”字舞
C.母鸽哺育幼鸽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19. 八年级一班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
小鼠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 6分10秒 4分55秒 2分43秒
乙 5分23秒 3分20秒 1分52秒
丙 8分27秒 5分43秒 3分58秒
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
C.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
D.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20. 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行为?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E.节律行为
(1)清晨喜鹊在树梢上鸣叫__________;
(2)新西兰有种原始撕竭,一年中有半年冬眠_________;
(3)孔雀开屏________
(4)两只黄釉为争夺一只鸡而争斗_________;
(5)黄潞遇到敌害,肛门旁的臭腺释放臭气________
(6)老猴发现猛兽后,高声吼叫并带领猴群逃跑________
22.(15分) 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小鼠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是脊索动物门_________纲。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_________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学习行为会随之___________
23.(18分) 请分析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息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材料二 蓬菜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材料三 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祠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在材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行为。动物的_______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材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_、形成了一定的________,它们是营
____________生活的动物。
24.(15分)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喂养了很多蚕宝宝,他们观察到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也出现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三组,三组仅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I(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II(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回答:
(1)该小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要减少“薄头茧”的发生率,最好的光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次研究蚕宝宝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DCDCD
6——10 BADAD
11——15 DDBBB
16——20 DBBDD
21.(1)E (2)E (3)B (4)C (5)D (6)A
22.(1)哺乳 (2)学习
(3)平均转错的次数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
(4)消退
23.(1)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2)学习 学习高等
(3)社群 分工 组织 群体
24.(1)光照的条件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
(2)不同的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
(4)光线暗而均匀
(5)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