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二下册-12.3椭圆的标准方程_(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二下册-12.3椭圆的标准方程_(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09 21: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的定义: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 叫做椭圆的焦距(记作2c).
结论:
|MF1|+ |MF2|>|F1F2|即a>c>0时,所得轨迹为椭圆;
|MF1|+ |MF2|=|F1F2|即a=c>0时,所得轨迹为线段F1 F2
|MF1|+ |MF2|<|F1F2|,即 0M
F1
F2
.
练习
1.用定义判断下列动点M的轨迹是否为椭圆。
(1)到F1(-2,0)、F2(2,0)的距离之和为6的点的轨迹。
(2)到F1(0,-2)、F2(0,2)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的轨迹。
(3)到F1(-2,0)、F2(0,2)的距离之和为2的点的轨迹。
解: (1)因|MF1|+|MF2|=6>|F1F2|=4,故点M的轨迹为椭圆。
(2)因|MF1|+|MF2|=4=|F1F2|=4,故点M的轨迹不是椭圆。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建系
列式
设点
证明
化简
O
x
y
F2
F1
第一步 建系、设点
以两定点

所在直线为
轴,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



为椭圆上
的任意一点,
又设
的和等于


的距离
椭圆上点
的集合为
移项平方,得
整理得
上式两边再平方,得
整理得

两边同时除以
,得
∴令
椭圆的标准方程
小结:
O
x
y
.
.
<1>对于给定条件,是否只有一种建系方法
<2>不推导,你能写出另一种椭圆的标准方程吗
<3>如何由方程,辨别两种不同的建系方法呢
y
o
x
P
F2
F1
y
o
x
P
F1
F2
提问:
F1
F2
M
x
y
O
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
①椭圆的焦点在y轴,坐标为
F1(0,-c)、F2(0,c);

(2)方程的左边是平方和的形式,右边是常数1;
(3)方程中 的系数不相等;
(1)椭圆标准方程是关于 的二元二次方程,不含有一次项;
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
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的比较:

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椭圆标准方程中x2项的分母较大;
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 椭圆标准方程中y2项的分母较大.
判断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否为椭圆。若是,请确定a,b,c值并求出椭圆的焦点坐标.
练习
练习
a>3
0例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6,椭圆上
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10。
解:
由题意可知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解:设所求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焦点在x轴上,焦距为 ,且过
点 。
3.椭圆经过点
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3.已知定点F1(-4,0)、F2(4,0)和动点M(x,y),求满足|MF1|+|MF2|=2a(a>0)的动点M的轨迹及其方程。
已知三角形ABC的一边 BC 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思考:
A
B
C
6
x
O
y
(x,y)
归纳、小结:
1.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的距离的和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等于常数( 大于 )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
轴上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
轴上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
反思总结 提高素质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坐标
定义
a、b、c的关系
焦点位置的判定
共同点
不同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一定焦点位置;
二设椭圆方程;
三求a、b的值.
F1(-c,0)、F2(c,0)
F1(0,-c)、F2(0,c)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b2 = a2 –c2
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是 a>b>0. 所以哪个项的分母大,焦点就在那个轴上;反过来,焦点在哪个轴上,相应的那个项的分母就越大.
x
y
o
x
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