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C. 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过滤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我县濒胡公园的生动写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的公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将赤东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C. 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公园人工湖内的水是硬水和软水
D.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向人工湖内排放
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Ⅰ常除去易溶性固体杂质 B. 步骤Ⅱ中物质X可能是活性炭
C. 步骤投药消毒主要用来杀菌 D. 净化后的水一定不属于纯净物
净水的方法有:过滤,加明矾吸附沉降,蒸馏,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是
A. B. C. D.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铵可降低溶液温度
B.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C. 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沉淀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
下列观点,我不赞同的是
A. 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B.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不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D. 1体积水与1体积酒精混合得2体积溶液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采用煮沸或蒸馏
B. 保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体污染
C. 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 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成软水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 白糖水、啤酒 B. 澄清石灰水、氧气
C. 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 D. 氮气、氧气
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塞进橡皮塞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闻药品气味 D. 过滤
二、填空题
硬水与软水用 ______来鉴别,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______,防毒面具的过滤罐中含有活性炭,是利用其具有很强的 ______性。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河流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完成中的操作后,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完成中的操作后,测定水样为硬水,则实验室中将它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用工业废水浇地.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______。
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碎菜叶、泥沙等物质,现要将其去渣后排出,采用 ______操作名称可以除去固体不溶物质。
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图所示:
向水中加入 ______填物质名称,可除去其中的异味,这是利用它的 ______性。
生活中可将硬水软化的措施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说法正确;
B、自来水澄清透明,但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C、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
D、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水循环分析;
B、根据自来水的组成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回答;
D、根据防范水污染分析判断。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水的净化、软硬水鉴别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有关水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
解: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花香四溢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关,故错误;
B.将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故正确;
C.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故错误;
D.工业污水会污染湖水,不能直接排放,故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解:步骤Ⅰ是沉降和过滤操作,故可除去不溶性杂质,选项说法错误;
B.步骤 II是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使用的X可能是活性炭,选项说法正确;
C.步骤III是加入杀菌药物,可杀菌、消毒,选项说法正确;
D.得到的澄清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过程中各操作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蒸馏可得蒸馏水,比生活用水成本高;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加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消毒杀菌。
故选:B。
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除杂时可以采用先除去易除的杂质,再除去难除的杂质的顺序。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杂质可以通过沉降除去;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净化水的原理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使硬水变为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为了保护水资源,应该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故选项说法错误。
D、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是纯净物,无色透明的水中可能还含有可溶性的其它杂质,如钙镁离子化合物等,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C、根据应该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进行解答;
D、根据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可能含有可溶性物质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
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的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据此解答。
掌握的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较多浮渣的是硬水,产生较多泡沐的是软水,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加入净水剂如明矾,只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性杂质,使之沉降,不能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故不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故C正确;
D、1体积水与1体积酒精混合不能得2体积溶液,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进入对方的问隔中,故总体积小于2体积,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进行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C、根据明矾的用途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9.【答案】B
【解析】解:A、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B、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是爱护水资源的两种重要方法,故选项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错误;
D、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所以通过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根据降低水硬度的方法考虑;
B、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考虑;
C、根据活性炭的性质考虑;
D、根据过滤的原理考虑。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净化、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叙述正确;
B、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的过程,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故叙述正确;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分别取等量的软水、硬水加入等量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叙述正确;
D、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使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故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故叙述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解:A、白糖水、啤酒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答案】A
【解析】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答案】肥皂水 煮沸 吸附
【解析】解: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防毒面具的过滤罐中含有活性炭,是利用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来吸附有毒气体;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吸附。
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方法、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及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回答。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
14.【答案】过滤 肥皂水 蒸馏 吸附 AB
【解析】解: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可采取的操作是过滤;
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
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则实验室中将它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蒸馏;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能节约用水;
B.洗菜的水用来浇花,一水多用,能节约用水;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会造成水的浪费;
D.用工业废水浇地,会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和水体的污染等,不属于节约用水.
故答为:过滤;肥皂水;蒸馏;吸附;.
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回答;
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回答;
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掌握水的净化常用的操作方法、净水原理,爱护水资源的措施等这是解决问题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15.【答案】水分子 过滤 活性炭 吸附 煮沸
【解析】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故填:水分子;
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碎菜叶、泥沙等物质,现要将其去渣后排出,采用过滤可以除去固体不溶物质;故填:过滤;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吸附;
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根据构成水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的性质来分析;
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