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9 04: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春秋后期 战 国
铁农具
牛 耕
出现 使用范围扩大
出现 进一步推广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A、北京人的石器
B、河姆渡人的骨耜
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E、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D、春秋后期的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小结)
1、农业
2、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
3、商业(城市,金属货币)
1.西周初年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但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为了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西周的分封制
二、王室衰微
西周灭亡前771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前770年周平王从镐京东迁洛邑东周建立
2.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周厉王的残暴统治
3.“东周”分为____、____两个时期
公元前
221年
春秋
战国
公元前
770年



4
7
6

公元



4
7
5

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
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时代特点:春秋时期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4.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情况?
5.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三、诸侯争霸
1. 背景:
2. 经过:
3. 结果: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进行征战。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不断兼并和扩张;民族融合。
齐桓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春秋霸主
三、诸侯争霸
齐桓公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首霸——齐桓公
三、诸侯争霸
齐桓公
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
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政治)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军事)
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外交)
三、诸侯争霸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城濮之战
措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晋文公争霸
三、诸侯争霸
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影响
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三、诸侯争霸
课堂检测
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A
2.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这表明什么制度遭到瓦解(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D
3.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A
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势力强于诸侯
D.周王室衰微
D
5.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