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
1、原因
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超群
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等,积极策划
一、秦灭六国
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随后,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秦的统一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咸阳
秦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3、秦拓展疆域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⑴皇帝:
⑵中央政权:
⑶地方:
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秦统治机构示意图
郡守
县令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行 政
军事
监察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宫廷警卫
宫门卫戍
宫廷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农赋财政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中央官制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中尉
将作少府
京畿治安
宫殿营建
秦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军事
监察
诸卿
郡
县
乡
里
亭
中央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地方官制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行 政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秦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尺寸,货币和文字的不统一,有哪些危害?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秦统一全国后,如果继续保留各诸侯国的制度,必然会给赋税的征收和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带来不便。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经济: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经济: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军事:北伐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凿灵渠。
珠江
长江
南海
东海
长城
陇西
咸阳
秦的疆域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课堂检测
1.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 )
A. 小篆 B. 甲骨文 C. 隶书 D. 金文
A
2.“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是( )
A. 确立皇帝制、实行三省六部制B. 建立刺史制、统一文字
C. 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D. 推行内阁制、颁布严苛律令
C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用泥制陶的事实 D.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它确立于( )
A. 秦国B. 秦朝C. 唐朝D. 西周
B
5.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是( )
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周武王D. 汉高祖
A
6.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包括( )
A. 丞相 B. 郡守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B
7.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C
8.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 皇权专制 B. 任免官吏 C. 思想控制 D. 言即法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