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入
同学们,这周我们学校找了四个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分别是小东 小明 小芳 小梅(课件出示人物),老师想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他们的演讲顺序。谁来猜一猜哪位同学会是第一个上台?(学生猜测举手回答,四个猜测完)
猜测:老师引导提问:“一定是小明吗?”(不一定)一定是是小梅吗?(也不一定)我们能确定第一个演讲的是谁吗?(不能)谁来说说为什么?(因为抽签的结果可能是 也可能是 )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无法确定,所以人们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同时课件出示课题)
(二). 自主探索
A.不确定现象教学
(1).猜测。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抛硬币的游戏。
(课件呈现硬币正反面规格)教师示范,把硬币由上往下任意抛起,让学生猜测,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各小组派代表说说他们组的猜测,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可能的猜测说完)
(2)验证。根据刚才各小组的猜测现在同学们一起来验证(此时说清楚小组合作要求并课件展示规则)规则:1.硬币由上往下任意抛出。2.抛硬币前先做猜测,再看抛的结果。
3.每小组每人抛硬币三次。4.记录员在表格上做好记录。
(3)交流:哪个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抛硬币的情况是怎样的?跟你们刚才猜测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展示课件)哪位同学帮老师描述一下这种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用“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来描述,同时板书关键词:(“可能……”“也可能……”)
(4)小结:同学们,像刚才这种硬币落地哪一面朝上我们能确定吗?(不能)刚才演讲谁抽第一个能确定吗?(不能),我们把这一种现象就叫做不确定现象。(板书不确定现象在关键词前)
B.确定现象教学
生活中除了有不确定现象,还会有其他现象吗?现在我们就在一场摸球比赛中探索吧!
猜一猜:老师这有两个盒子分别装有彩球,白球和黄球,谁来猜一猜这两个盒子装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一个全是白球,一个全是黄球或者白球黄球混合)到底哪位同学猜得对呢?我们通过摸球比赛来探个究竟。
(2)交流讨论:老师说清楚比赛规则并课件展示。规则:1.全班分为男女两队,分别派代表上黑板任意摸球。2.两位同学猜拳决定谁先选盒子。3.总共任意摸5次,摸到黄球多的队伍获胜。4.每任意摸一次球要放回。5.请一位小记录员在黑板上做好记录。(板书:男队 女队方便做记录)男女生分别任意摸球,分别摸五次后宣布获胜队伍(让同学回座位)某队好像不是很开心,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我想他盒子里全是黄球或者没有白球或者黄球多白球少),教师都给予肯定。
认识“一定”“不可能”
你们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的呢?(猜的)为什么这样猜呢?(因为连续模了5次黄球)老师也觉得可疑,到底是不是你们猜测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揭晓吧(老师把装有球的透明袋拿出来)全是黄球,那老师再去任意摸一个,摸出的是?(黄球)一定吗?(一定)谁用一句话来描述下这种现象(摸出的一定是红球)那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白球吗?(不可能),我们又可以用一句什么话来描述呢?(不可能是白球)
b. 用“一定”“不可能”说说输的这队情况。
这个队怎么一次黄球都没摸到呢?你们又会有什么想法?(猜全是白球或一个红球也没有或白多黄少)教师打开盒子揭晓,里面全是白球,那如果我们再去任意摸一个,哪位同学来描述这种现象呢?(摸出的一定是白球或不可能摸出黄球)
师生小结:我们在第一个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黄球,在第二个盒子里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教师引导师生齐说,板书:“一定”“不可能”),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确定现象。(让同学们举生活中确定现象的例子)
两袋球混合,老师任意摸出一个,又会是什么现象呢?(不确定现象)谁来用语言描述下这种现象呢?(可能是黄球可能是白球)
同学们,这节课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测下吧!
课堂练习
你学会了吗?判断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连线
试一试,“青蛙跳水”并描述这种现象(课件展示)
描述两种现象
同学们举生活例子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展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引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