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 配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能借助图画等方法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并在搭配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2.知道有序思考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能根据不同的情境合理进行选择;
3.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在运用搭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积淀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借助画图等方法初步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借助图画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搭配的可能情况个数。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我们学校围棋队的小朋友最近在加紧训练,要代表学校参加新区围棋比赛,学校要为他们准备队服,这是围棋教练准备的,他准备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啊?你是围棋教练会怎么搭呢?
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搭配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搭配问题。
二、合作探究,形成策略
1. 摆一摆——三件衣服 两条裤子
想一想,这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请组长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图片摆一摆
交流一:树状图
你们小组摆出了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明确可以“先确定一件上衣,与不同的短裤搭配;再确定第二件上衣,按序搭配”,共6种;
(2)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交流第二种方法“先定短裤,再配上衣”,按序搭配,也是6种:
(3)比较两种想法,揭示“树状图”的概念;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明确两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先定再配”的思考方法;
(4)反例突显:展示小胖的搭配方案,“对他的想法,你有什么话想说?”再次强化“先定再配,有序思考”
小结:我们在搭配时,可以先定后配,有序的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连一连
如果这些衣服和裤子是画在纸上的,不能拿下来摆一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搭配?
交流二:连线法
(1)再次展示学生的作品,理解“连线法”的思考过程。
(2)看连线图,说一说表示几个几是几。
(3)沟通联系:通过比较,发现 “连线法与树状图,思考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小结:连线法与树状图思考的方法是一样的,要有序思考,就要先定后配,这样就能不遗漏,不重复了。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3.符号表达 ——四件衣服 两条裤子
增加了一件衣服是不是还是6种搭配方法呢?那么有几种搭配方法呢?可以直接把你的想法写一写,画一画。
(1)通过展示学生作品中的符号表达法,让学生感受“简洁的符号更容易帮助我们思考和表达”,渗透符号化思想。
(2)说一说表示几个几是几?算式怎么列?(老师看见有小朋友列算式了,为什么这样列?)
(3)看黑板的连线能列算式吗?
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要结合不同的生活情境运用合理的方法。
三、灵活运用,建构认知
生活中的搭配问题:
1、 围棋热身赛
体育老师为了增强女棋手的实力,开展了男女热身赛,有3名女棋手,有3男棋手。
(1)要选一男一女比赛,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先猜一猜,再验证。
(2)交流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2、午餐的搭配
食堂阿姨听见围棋队参加比赛的消息可高兴啦!要为他们准备营养午餐,请看有些什么?
(1)完成书本P74
四、回顾反思,升华认知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妙用搭配,拓展思维(机动)
以“田忌赛马”的故事为例,让学生感受到搭配的妙用。
附:板书设计
搭配问题
有序思考: 不重复、 不遗漏
图 图
3个2是6 2个3是6
3×2=6(种) 2×3=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