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教案
课题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预计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学习建议 学习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对历史知识有无限的探索欲望。因此需要教师加以耐心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要讲清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个人和每个朝代不仅要讲清楚怎么来的,也要讲清楚怎么没的。历史是连贯的,不能一个一个的知识点罗列。尽量避免背诵知识点。多多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多多运用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眼、耳,口、手并用。只有这样历史才不枯燥也不遥远。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2.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设置法作为导入,在上课之初,展示一幅江南美景的图片和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播放视频《江南美景》,随后提问学生江南地区风景优美,现在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 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 进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316年,匈奴人灭西晋。2.东晋建立:317年, 重建晋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3.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社会经济有所发展。4.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1)时间:420—589年。(2)都城: 。 (3)朝代:相继出现 、齐、梁、陈四个王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背景: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2.北方人南迁(1)时间: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南下。(2)目的:为躲避战祸。(3)分布:东晋后期, 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 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 等地。 (4)作用: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 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3.江南地区的开发(1)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兴修了很多 。农业生产技术有改进,推广和改进 ,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生产技术。 (2)手工业:在缫丝、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合作学习 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2.教师讲述: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多媒体展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4.问题思考: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5.教师提问: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6.教师总结: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二、南朝的政治1.教师讲述:东晋灭亡后,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2.问题思考:(1)南朝时疆域最大、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的是哪个政权?(2)为什么“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提示:(1)宋。(2)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史料分析: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西汉)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南朝)材料三:《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2.合作探究:(1)上述三则材料是对哪个地区的描述?(2)汉朝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3.教师补充:(1)江南。(2)因为汉朝时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时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3)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地区。(4)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农业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南方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4.教师讲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巩固练习 1.东晋的建立者是( C )A.司马炎 B.司马昭C.司马睿 D.苻坚2.东晋灭亡后,南方相继出现了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南朝”。下列不属于南朝的是( A )A.前秦 B.宋 C.齐 D.梁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4.南朝政权频繁更迭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D )A.北方少数民族统一了南方B.南方人大量北迁长城一带C.经济重心北移到黄河流域D.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方处于明显劣势5.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 )A.吴—东晋—宋—齐—梁—陈B.吴—东晋—齐—宋—陈—梁C.吴—宋—齐—梁—陈—东晋D.东晋—吴—宋—齐—梁—陈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B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问题,重点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我们要认识到今天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反对战争,爱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