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二、教学目标:
1、读图归纳我国的降水分布情况并分析原因。
2、认识我国的干湿地区及划分,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中的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1、年降水分布总趋势: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
1600毫米
3、西北内陆大片地区年降水量:
50毫米
4、降水量最多地方:
5、降水量最少地方:
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
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了降水量仅5.9毫米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
1、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3、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三、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四、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情况
1、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2、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3、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五、四个干湿区大致划分范围。
分部方位: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六、干湿地区对我国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1、湿润区
2、半湿润区
3、半干旱区
4、干旱区
七、小结
1、我国的降水情况
(1)空间分布
(2)时间分布
(3)年际变化
2、干湿地区的划分
(1)湿润与半湿润区
(2)半干旱与干旱区
八、自我评价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经过图甲中A山脉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 )
A、1月均温0oC等温线 B、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图乙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图甲中④地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半干旱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湿润区 D、暖温带、半湿润区
A
D
B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