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比较金属活动性 B. 水的电解
C. 过滤泥浆水 D. 食物霉变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3.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镁带燃烧
C. 电解水 D. 火药爆炸
4.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B. 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C.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D.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燃放烟花
C. 蜡烛燃烧 D. 电灯通电发光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氢气燃烧 B. 菜刀生锈 C. 冰雪融化 D. 电解水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矿自燃 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 铁丝变形 D. 氯化铁溶液中加硫氰化钾溶液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有关区分二者的依据的说法中,你认可的是( )
①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②是否有明显的现象
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④是否放出热量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9.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紫色石蕊变红色 B. 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熄灭 D. 杠杆左高右低
10.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酸雨的形成 B. 煤矿自燃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形成泥石流
11.衢州是浙江命名的首个“光伏产业基地”。下列过程都与光伏产业有关,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 B. 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
C. 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 D. 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12.“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瓷 B. 蚕丝织布 C. 使用火药 D. 冶炼金属
13.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挥发 B. 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气味; 氯气有毒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水在降温时会结冰 D. 蜡烛受热熔化; 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
14.下列图示中,氢气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高能燃料 B. 氢氧焰
C. 充灌气球 D. 化工原料
二、填空题
15.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物质的状态 ②气味 ③硬度 ④导热性 ⑤延展性 ⑥导电性 ⑦酸碱性 ⑧可燃性 ⑨毒性
16.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 生成。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钢铁生锈 ②物质燃烧 ③火药爆炸 ④食物消化 ⑤冰雪消融 ⑥电灯发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铁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新物质铜和硫酸亚铁,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B、电解水时有新物质氧气和氢气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C、过滤只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只有物理变化,正确;
D、食物霉变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分析】判断物质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标准为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可燃物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蜡炬成灰的过程中发生了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爆竹爆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各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是否相同分析。
【解答】A、浓硫酸稀释时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B、镁燃烧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不符合题意;
D、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其实就是稀盐酸和铁锈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合题意;
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合题意;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其实是浓硫酸将木棍中的氢和氧脱出来,然后生成水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其实是其中的HCl气体挥发出来形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 D
【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一般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与化学变化相对)。化学变化一般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A、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有机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燃放烟花的实质是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电灯通电发光由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氢气燃烧、菜刀生锈、电解水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煤矿自燃、植物光合作用、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而铁丝变形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8.【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一些特殊现象不能判断变化的类别。
【解答】①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否生成其他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方法,正确;②有些化学变化也没有明显现象,错误;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改变则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不变则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正确;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可能会放出热量,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分析】CO2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密度、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而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常见化学性质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加热红色褪去,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解答】A.CO2通过紫色石蕊溶液,能使溶液显红色是化学性质,A错误;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B错误;
C.CO2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一方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另一方面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化学性质,C错误;
D.杠杆左高右低,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故选D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区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酸雨的形成,酸雨是氮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作用生成了硝酸和硫酸,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煤矿自燃,自燃属燃烧是化学变化,B错误;
C.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C错误;
D.形成泥石流,是山区雨季时松软的泥土与水混合后形成的自然灾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硅与焦炭反应制粗硅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硅,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氢气与四氯化硅制纯硅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硅,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烧制陶瓷、使用火药、冶炼金属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13.【答案】 C
【解析】【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酒精挥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氯气有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氧气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水在降温时会结冰,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蜡烛受热熔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14.【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A、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氢气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氢氧焰是利用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氢气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充灌气球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故C正确;
D、制取盐酸利用了氢气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C.
二、填空题
15.【答案】 ⑦⑧⑨;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应用这个差别可以来判别某一性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解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有:⑦酸碱性 ⑧可燃性 ⑨毒性;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物质的状态 ②气味 ③硬度 ④导热性 ⑤延展性 ⑥导电性。
故答案为:⑦⑧⑨;①②③④⑤⑥。
16.【答案】 有无新物质;⑤⑥;①②③④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钢铁生锈 ②物质燃烧 ③火药爆炸 ④食物消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⑤冰雪消融 ⑥电灯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