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水循环
一、单选题
1.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 B.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C.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
2.如图所示,这是合肥某天的天气预报截图,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5℃读作“零下5度” 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雾在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
3.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C.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4.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放热
5.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①干冰吸热熔化成雨滴;②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③冰升华成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④冰升华成的水蒸气遇冷化成雨滴;⑤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⑥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⑦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① B.②④ C.②⑤⑥⑦ D.②③⑦
6.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地面上的水变干了这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露水的形成是_____现象。霜的形成是_____。夏天,从凉爽的空调间走到室外,眼镜镜片上有一层水雾,然后又消失,这里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8.演员们在茫茫“云雾”中翩翩起舞,“云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而导致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成气体,这是____现象,同时会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云雾”。
9.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危机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__________,解决的根本措施是减少____________ 的排放。威胁人类生存的另一个危机是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雪发生了______现象。
11.如图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汽化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滴,或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12.2017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 江大桥时的情景.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 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___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13.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1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冰的___________现象;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棒冰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后产生的;秋天,路边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后产生的;春天早晨的雾“消失”了是________现象.
15.水的三种物态变化,赋予自然界无限精彩的画面。地表水在阳光照射下___________成水蒸气,轻盈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在夏天___________成小水滴,在冬天则直接___________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白云朵朵。当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多了,就形成降雨和降雪。雨水和雪___________成的水又流入江河湖海。(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16.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
(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会看到碘颗粒______,同时玻璃泡内弥漫了紫色的______,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
(2)将碘锤从开水中取出,在冷却过程中仔细观察,看到玻璃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
17.回顾以下演示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乙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18.“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 ________(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入________(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 ________出现,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在蒸发容器的底部出现了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中的蒸发容器用________容器为好(选填“金属”或“玻璃”)。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C
6.B
7.蒸发液化凝华液化汽化
8.升华 吸收
9.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 节约用水
10. 液化 升华
11.吸热 液化 凝华
12. 升华 液化 凝华
13.汽化(或蒸发) 液化 凝华 内侧
14.升华 液化 凝华 汽化.
15.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16. 减少 碘蒸气 升华 吸热 碘蒸气渐渐变淡同时出现碘颗粒 凝华 放热
17.汽化低液化升华紫色碘蒸汽消失,瓶壁上出现固态的碘颗粒
18.温水 冰 雾 水蒸气遇冷液化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