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内能 热传递 练习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2内能 热传递 练习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0:2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12.2内能 热传递 》同步强化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  )
A.分子动能 B.分子势能 C.内能 D.机械能
2.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冰既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
B.静止的汽车一定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
C.在空中飘动的白云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D.静止的汽车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4.有关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中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机械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其内能却不为零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
C.一个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快,它的内能越大 D.一块铁烧红时的内能比冷时大
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雾霾弥漫—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C.破镜难圆—分子间有斥力 D.两滴水银自动合为一大滴—分子间有引力
7.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比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8.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
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9.如图所示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10.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 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的热量多
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11.凝胶暖手宝美观小巧、方便安全,深受同学们喜爱。首次使用前,用热水烫几分钟,使里面的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当气温降低需要使用时,只需用手掰动几下里面的小铁片就能取暖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用热水烫几分钟时是通过热传递使凝胶的内能增加
B.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要放出热量
C.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
D.暖手时,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12.“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存在引力
D.用高压锅煮粽子熟得快,这是因为锅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13.以下现象中,不是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是(  )
A.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
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温度会升高
C.用电熨斗熨衣服
D.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
13.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1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好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主要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16.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熔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的过程中( )
A.冰变为水的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D.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1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18.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 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 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D. 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19.下面是小明对内能知识的小结,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 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大于内能小的物体
C.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做热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 温度是物体内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0.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
A. 灼热的铁水变成铁铸件 B.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正在熔化的冰块
C. 冲开热水瓶塞子的水蒸气 D. 坠入大气层中的流星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34分)
21.0℃的冰熔化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这说明质量相等的0℃的冰与0℃的水相比,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   ;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原因是:分子间有  。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也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  (选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对杯中水加热,当温度升高时,由于水分子  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这就是汽化的微观解释。
23.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   ,温度降低得较   的缘故。
24.“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请说明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含义:(1)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  ;(2)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  ;(3)今天天气真热:  。
25.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在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若空气的温度是25℃,则   杯水的内能会增加,其改变内能的方式是    。
26.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   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   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他们又把热的钢棒放入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   ,这一实验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1题图
27. 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28. 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___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29. 如图甲所示,把盛有 90℃ 热牛奶的瓶子放入一个盛有 20℃ 水的容器中,然后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容器中的水温和瓶中牛奶的温度,根据所测温度绘制成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在该图像中,上边的曲线是__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____了热量,内能___;下边的曲线是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__了热量,内能_____.
30.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仍与地面发生摩擦.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能向______能的转化.
31. 如图,小明的妈妈把被子放在太阳下晒,过一会儿被子的内能_______(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被子的内能.
三.解答题(共26分)
32.(6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使两个气球靠近,应用吸管对准__B__(选填“A”“B”或“C”)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2)如图乙所示,将气球皮迅速拉长后,立即贴至额头上,额头感觉到气球皮变热,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松开封气球口的夹子,气球向右运动。
①使气球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②以吸管为参照物,铁架台是____的;
③此现象可以说明____(填字母)。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33.(6分)以下是生活中的四个物理现象,请任意选择两个场景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③ 小红抱着暖水袋取暖; 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
(1)解释场景________:
(2)解释场景________:
34.(6分)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下面表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请你根据图象回答:
(1)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________.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________.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5.(8分)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填“甲”或“乙”);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  )
A.分子动能 B.分子势能 C.内能 D.机械能
【答案】A 【解析】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分子动能,故A正确。所以:选:A。
2.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答案】D 【解析】从图中知,a与b、c与d的质量相同,a与c、b与d的温度相同,
所以d的内能比c多,d的内能比b多,c的内能比a多,b的内能比a多。所以: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冰既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
B.静止的汽车一定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
C.在空中飘动的白云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D.静止的汽车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答案】D 【解析】A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C错误;BD、静止的汽车没有动能,但若在高处,就有重力势能,故有机械能,若没有在高处,就没有重力势能,也就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故B错误,D正确。所以:选:D。
4.有关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中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机械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其内能却不为零
【答案】D 【解析】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机械能和内能没有必然的关系;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机械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C错误;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其内能却不为零,故D正确。所以:选: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
C.一个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快,它的内能越大 D.一块铁烧红时的内能比冷时大
【答案】D 【解析】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2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机械能),而且一定具有内能,故B错误;C、小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运动的情况无关,故C错误;D、一块铁质量一定,烧红时温度高、内能大,冷时温度低、内能小,所以一块铁烧红时的内能比它冷时的内能大,故D正确。所以:选:D。
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雾霾弥漫—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C.破镜难圆—分子间有斥力 D.两滴水银自动合为一大滴—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D 【解析】A、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雾霾弥漫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错误;B、海绵容易被压缩并不是分子有间隔造成的,分子是看不见的,故B错误;
C、由于玻璃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复原;不是因为分子间斥力的作用结果,故C错误;D、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就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所以:选:D。
7.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比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A错误;B、海绵容易被压缩,这是因为海绵内有很多空隙,里面充满了空气,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B错误;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用热水比用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所以:选:D。
8.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
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答案】B 【解析】A、不论温度高低,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露珠靠很近之后就汇聚在一起,是因为水分子直接存在引力,故B正确;C、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落叶不是分子,故C错误;D、积雪间的孔洞是物体间的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所以:选:B。
9.如图所示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答案】A
10.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 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的热量多
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答案】D 【解析】A、热水比冷水含有热量多,不对,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不对,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不对,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正确,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所以:选:D。
11.凝胶暖手宝美观小巧、方便安全,深受同学们喜爱。首次使用前,用热水烫几分钟,使里面的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当气温降低需要使用时,只需用手掰动几下里面的小铁片就能取暖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用热水烫几分钟时是通过热传递使凝胶的内能增加
B.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要放出热量
C.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
D.暖手时,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答案】B 【解析】B、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是一种熔化现象,物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故B错误;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故C正确。D、暖手时,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所以:选:B。
12.“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存在引力
D.用高压锅煮粽子熟得快,这是因为锅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答案】B 【解析】A、煮粽子的过程中,粽子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错误;B、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故B正确;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但也同时存在斥力,故C不正确;D、用压锅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故D错误。所以:选:B。
13.以下现象中,不是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是(  )
A.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
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温度会升高
C.用电熨斗熨衣服
D.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
【答案】D 【解析】A、磨刀时就是利用刀和磨刀石之间的摩擦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克服雨滴和空气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电熨斗熨衣服,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水蒸气膨胀做功,将管塞推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选:D。
13.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D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D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答案】A 【解析】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总动能越大;内能是所有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离开了热传递,就没有热量这个概念。
1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C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好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主要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16.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熔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的过程中( )
A.冰变为水的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D.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答案】C 【解析】 :A.冰是晶体,冰变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A不符合题意。B.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C.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C符合题意。D.在加热过程中,冰雪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答案】D 【解析】 A.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与运动状态无关,A不符合题意;B.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以下的物体也有内能,B不符合题意;C. 内能和机械能不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C不符合题意;D.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当温度越高时,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所以物体内能越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8.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 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 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D. 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答案】C 【解析】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会感到暖和,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放到暖气片上,手从暖气片上吸热,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选C.
19.下面是小明对内能知识的小结,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 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大于内能小的物体
C.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做热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 温度是物体内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答案】B 【解析】A、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故A正确;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C正确;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故D正确.故选B.
20.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
A. 灼热的铁水变成铁铸件 B.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正在熔化的冰块
C. 冲开热水瓶塞子的水蒸气 D. 坠入大气层中的流星
【答案】A 【解析】灼热的铁水变成铁铸件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其内能在减少。物态变化中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吸热的物体内能增加,放热的物体内能减少。熔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内能增加。冲开热水瓶塞子的水蒸气对水瓶塞子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少,是利用了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坠入大气层的流星与空气摩擦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使流星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发热而且发光。故此题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34分)
21.0℃的冰熔化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这说明质量相等的0℃的冰与0℃的水相比,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  小 ;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因为0℃的冰变为0℃的水,这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所以是0℃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所以:答案为:小;不变。
22.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原因是:分子间有 有空隙 。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也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 引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对杯中水加热,当温度升高时,由于水分子 热运动 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这就是汽化的微观解释。
【解析】(1)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杯中水不会溢出;
(2)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当水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标志,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所以:答案为:(1)有空隙;(2)引力;(3)热运动。
23.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  大 ,温度降低得较  慢 的缘故。
【解析】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适合“爆炒”是因为其内能较大,放入菜后温度降低的较慢。所以:答案为:大;慢。
24.“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请说明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含义:(1)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 内能 ;(2)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 热量 ;(3)今天天气真热: 温度 。
【解析】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这里的热表示内能,两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物体吸热是指吸收热量;今天天气真热是指水的温度高;所以:答案为:内能;热量;温度。
25.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在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乙 ;判断的依据是  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
(2)若空气的温度是25℃,则  甲 杯水的内能会增加,其改变内能的方式是  热传递 。
【解析】(1)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故甲杯中是冷水,乙杯中是热水。(2)若空气的温度是25℃,由于热水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所以能量会从热水传递到空气,使空气的内能增加,热水(乙杯)的内能减少;由于冷水的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所以能量会从空气传递到冷水,使空气的内能减少,冷水的(甲杯)内能增加,其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所以:答案为:(1)乙;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甲;热传递。
26.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 内能 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 内能 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 热传递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他们又把热的钢棒放入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 增加 ,这一实验表明用 热传递 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解析】金属勺在热汤中,从热汤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热的钢棒放入杯内水中,杯内水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加,表明用热传递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所以:答案为:内能;内能;热传递;增加;热传递。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1题图
27. 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_,这个现象说明__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_________.
28. 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___做功_____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熔化___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摩擦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29. 如图甲所示,把盛有 90℃ 热牛奶的瓶子放入一个盛有 20℃ 水的容器中,然后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容器中的水温和瓶中牛奶的温度,根据所测温度绘制成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在该图像中,上边的曲线是__热牛奶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放出____了热量,内能_减少__;下边的曲线是_水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吸收___了热量,内能__增加___.
30.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仍与地面发生摩擦.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发生了___机械______能向___ 内______能的转化.
31. 如图,小明的妈妈把被子放在太阳下晒,过一会儿被子的内能___增加____(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被子的内能.
三.解答题(共26分)
32.(6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使两个气球靠近,应用吸管对准__B__(选填“A”“B”或“C”)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2)如图乙所示,将气球皮迅速拉长后,立即贴至额头上,额头感觉到气球皮变热,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是__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__。
(3)如图丙所示,松开封气球口的夹子,气球向右运动。
①使气球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空气__;
②以吸管为参照物,铁架台是__运动__的;
③此现象可以说明__AB__(填字母)。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33.(6分)以下是生活中的四个物理现象,请任意选择两个场景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③ 小红抱着暖水袋取暖; 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
(1)解释场景________:
(2)解释场景________:
【答案】(1)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锯条发热。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内的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壶盖不断地跳动。
(2)③高温的暖水袋把热量传给低温的小红,热传递改变小红的内能,使小红体表温度升高。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对气筒里的空气做功,打气筒的活塞也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
【解析】【解答】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锯条发热.
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内的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壶盖不断地跳动.
③高温的暖水袋把热量传给低温的小红,热传递改变小红的内能,使小红体表温度升高.
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对气筒里的空气做功,打气筒的活塞也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
34.(6分)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下面表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请你根据图象回答:
(1)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________.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________.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答案】(1)①(2)20℃(3)水温越高时,温度下降越快,水温越低时,温度下降越慢 【解析】【解答】解:(1)第1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因为从两图线的比较可以看到,两种材料同样包裹的烧瓶内,同样温度的满瓶热水比较,第1种材料包裹的瓶内热水温度降低较慢. (2)显然,当瓶内水与室内空气温度相等时,两者间达到热平衡,即瓶内水温降至室温时,将不再变化.图线表示瓶内水温最后维持为20℃不变,可见室温应为20℃.(3)由图象可知,水的温度较高时,降温快,水的温度较低时,水降温慢,最后水的温度趋于不变, 故答案为:(1)①;(2)20℃;(3)水温越高时,温度下降越快,水温越低时,温度下降越慢.
35.(8分)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填“甲”或“乙”);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
【答案】(1)相等(2)解: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利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作出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甲(4)慢 【解析】【解答】解:(1)探究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时,需要控制牛奶的质量相等;(2)(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中水的牛奶温度变化快,降温效果好;(4)由图象分析可知,在甲图象中,前段时间内牛奶的温度变化较快,后面的温度变化缓慢;故答案为:(1)相等;(2)答案见上图;(3)甲;(4)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