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0:29:22

文档简介

(共81张PPT)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碳元素
二氧化碳
植物
化石燃料
岩石圈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保温气体
太阳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不同的
二氧化碳当量
光合作用
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
水热
冰川积雪
海平面
生态系统
国民经济
农作物
身体
二氧化碳
全球性
共同但有区别
共同性
发达国家
更多
减少
技术转让
市场开放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1
探究点2
 碳排放的影响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核心素养·案例对接研讨
NO.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4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
点此进入
答案
探究点
1850~2000年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
1850~2000年全球气温的变化
1850~2000年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360
8
气温变化距平值/℃
340
4
0.4
0.3
0
320
0
0.1
0
0.1
300
02x
8蠍
0.4
280
1850
1900
1950
2000年份
分/法技/巧
气温(℃)
风速(m/s)
13
平均气温
平均风速
3.0
2.5
10
2.0
1960
19701980
19902000
20102020年份
点此进入
解析答案
探究点2
开发新能源,
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温室L「提高能源利用
气体排放鬥率,减少排放
大力发展低耗
减缓措施控制大气中的
低排产业
温室气体含量
植树种草,增
增加温室L加植被覆盖率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气体吸收「防止森林火灾,
保护森林
培育耐旱农作
物品种
变L适应措施」「调整生产、生活方式,适应
调整工农业产
气候变化
业结构
加固沿海低地
海岸堤坝
政府政策鼓励,
保障措施
全球动员
公众参与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基于“公平原则”和
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变暖负主要责任,要
原则,采取共同但有区别
率先减排,以实现减
国的减排行动
缓气候变化的目标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气候变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
减|暖的主要受害者,但缺少
家提供资金、技术转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资金
让和能力建设支持
排和技术,需要通过国际合
作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其他国家也应在自愿
的基础上提供援助
合作
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
各国需要通过在科学、经济
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和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国际
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
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
的分歧,建立国际共
同应对的机制(共56张PPT)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自然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
自然遗迹
区域
特殊保护
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迹地
自然地理
自然生态系统
恢复
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
特殊保护
科学文化
特殊保护
147万
15.3%
草甸
水域生态
海岸
植物
古生物遗迹
国家公园
国家
生态系统
生物物种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科学研究
宣传教育
生态旅游
精神文化生活
破坏
威胁
整体性
不可逆性
生态危机
重要基石
空间格局
重要载体
网络体系
生态系统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3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
点此进入
答案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草原与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生态系
统类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按自
内陆湿地和
系统类型
然保
护区
海洋和
生态系统类型
/我/内主
国//要保
野生动物类型
自|/#对野生生物类
象不
野生
类型
保|同

地质遗迹类型
自然遗迹类

类型

刻日按保护区性质分为科研保护区
、管理区

和资源管理保护区四类


分为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按自然保护区管级、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
理的级别不同
县级市级四级
探究点
拓展/延/伸
119°E
38°N
湿地

剩/



点此进入
解析答案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自然保护区
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设立的依据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和意义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
生态安全
与生态安全
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116°00
水利枢纽工程
29°10
吴城自然保护区
南矶自然保护区(共69张PPT)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境外
污染治理
环境损害
责任
不平衡
市场监管
公众参与

业化
产业转移
跨境转移
共同但有区别
有效合作
转移
越境转移
进口
进口国
污染物管理
资金投入
技术转让
合作
国际产业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安全
国际合作
产业转移
违法成本
产业结构
环境门槛
高污染
环境标准
绿色贸易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
 污染物跨境转移和环境安全
核心素养·案例对接研讨
NO.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4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
点此进入
答案
制度建设
国家之间的环境保护和污
根本经济发展水染控制领城

治理成本

在经济从发达的
污染物的直接输出
全球化
国家或件随国际
发展中国
背景下地区
家或地区
发生的污染物间接输出
酸雨
国际投资
跨境河流污染
大气
海上石油泄漏
河流
污染行业输出
洋流
探究点
点此进入
解析答案
概念
染物跨境转
要形式
污染物跨境转移_根本原因
主要方向
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
环境安全
污染物的跨境[国际合作原则及措施
传移
我国的应对措施(共69张PPT)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环境问题
基本保障
法律
地方性法规
自然资源
生态
资源
根本大法
基本框架
依据
国家所有
任何组织
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安全
国际
固体废物
责任
基本方针
依据
特定
国务院
地方政府
保护法规
技术规范
质量
污染物排放
环境保护
三统一
城乡
发展
环境效益
管理政策
管理制度
采取措施
环境
积极治理
评价
“三同时”
超标排污
严重污染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1
探究点2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核心素养·案例对接研讨
NO.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4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
点此进入
答案
最高层次
基本国策
实现经济
环境

效益、社
6
同步”h经济建设、同步规划会效益和
政策体系
策层
建设、鬥同步实施」

环境建设同步
的统
第三层次三大环境
和八大环境
解决环境问题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预先
最有效的办法避免或者减少对的污染和破坏

本|对已经发生的
内H污染和破坏
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制度
主要措施
制度
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
主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


专门用于污染防治

施叫限期治理制度

的企事业单位实行
探究点
点此进入
解析答案
探究点2
最高层次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强调经济建设、城乡建
第增“三同”订设科环境建设必须同步
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
不山护
国个
发展

层/战
护次/方“统”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预防为主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防治结合

环境
“三同时”制度
第|管
排污收费制度
理准污染
个取谁治理限期治理制度
次和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强化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境管理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护
环境保
的法律法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护政策
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规
措施与
国家安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
的政策体
“堆污染、谁治理”政策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共25张PPT)
章末总结探究课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知识体系·师生共同构建
NO.1
①野生动植物物种 ②草原和荒漠
③地质构造 ④“本底”
⑤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⑦二氧化碳气体 ⑧生态系统
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⑩人为转移
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处置成本 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谁污染,谁治理”
[学思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专题要点·分类探究突破
NO.2
专题1
专题2
维护生物多样性
践行绿色生活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
[体系构建]
[自我校对]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为
是自
热浪、旱涝、台风
碳排
子保
是理人然
等极端天气频发
孙个团发据想的类保
放对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后名浙G科学健护主/

环境
已遭破坏但经保护下植物和宣传灵/么/人铁
态系统区域
代危野做孝/研究康//要/
的影

海平面上升
留生动/环境基地




际原⑨
淹没沿海低地

能够恢复的同类自H天物种御均教育感态

全球气候
然生态系统区域
然及其|然/场所和安
排/则原
⑤害等和生创全
影响⑧的安全
碳减合

的④
作用态旅作的碳
/
排是作
游目的重

/樱/
全球
珍稀、濒危①
的地源(/环概念
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性问

的天然集中
泉性
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分布区域
意义
概念通过河流、海洋、大气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污染污
等介质转移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设自然
/物跨染要
屿、湿地、内陆水
依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境铛物形式
的海域、海岸、岛立然保护
跨根本「国家之间的⑩
域、森林、②
据保生态
移与境原因不平衡
区安全
环境转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安全移主要「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
方向区转向①
只有重大科学文化价类型级别
值的③、著名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体能购出国降低废弃物的
溶洞、化石分布区
冰川、火山、温泉等
环境保护法规鬥预
接受国不填全和公众
自然遗迹





环为

实质
4
然野自是环环境||/主
的跨境转秘
经国务院或者省、自生生然境立保保闲图/防∥∥环

我国的应对措施
态生遗|法的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系物迹基础护单⑥治
保抄


府批准、需要予以特统类类和依公N
刷政/结策理国
政际「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类





合政策


国际合作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