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评(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评(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1:18:08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是以著名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作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
1.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东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宁夏平原
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B.该区域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该区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和玉米
D.该区域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4.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5.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江苏省将省内农业区划分为“两带三区”。读江苏省农业空间格局图,完成6~7题。
6.江苏省农业区划分的依据是(  )
A.城镇化水平 B.农作物分布
C.农业发展条件 D.经济发展水平
7.下列农业区发展措施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渠北农业区退耕还林还草
B.沿海农业带禁止开发滩涂
C.太湖农业区种植温带水果
D.江淮农业区洼地进行水产养殖
读我国某区划图,完成8~9题。
8.该区划图的划分依据最可能为(  )
A.地形 B.热量
C.植被 D.水分
9.图中“Ⅰ”范围较小的原因是(  )
A.受地形限制 B.受纬度位置限制
C.受人口分布限制 D.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11.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12~13题。
1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3.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市场广阔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图a和图b为亚洲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下垫面 ④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市场 D.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读两区域的部分统计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区域项目    A B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次产业结构 2∶47∶51 26∶44∶30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43 91
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 0.26 0.54
(1)与A区域相比,B区域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区域开放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2分)
(3)根据资料信息,B区域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两区域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的是________。(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吉林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扬长补短,产业结构从汽车、石化“二人转”升级为群星辉映的产业“大舞台”,努力使经济尽快走上协调增长的轨道。
材料二 吉林省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项目 所占比重(%) 贡献率(%) 2009年增加值比重(%)
第一产业 13.6 2.7 2.8
第二产业 48.5 59.4 16.7
第三产业 37.9 37.9 12.7
材料三 2004~2009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1)过去的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是汽车、石化唱“二人转”。试分析其汽车、石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并说明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7分)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结合材料一、二,描述吉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6分)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四川凉山素有“小春城”和“月城”美誉,简述其形成原因。(6分)
(2)上海,是祖国的东方明珠,海派文化特色;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京派文化鲜明。试比较北京、上海两城市文化的主要差异。(4分)
城市 传统民居 戏曲 饮食文化
北京 京剧、京韵大鼓 炸酱面、豆花
上海 弄堂、石库门 阳春面、五香豆
(3)桂林山水甲天下,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我国某县面积1 010 km2,区内最高点海拔1 394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2 ℃,年降水量约1 600毫米。2012年该县人口33万,人均GDP为2 100元。下为该县耕地分布状况示意图和该地区1980~2012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
(1)推断该县地形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6分)
(2)分析该县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6分)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该县设计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案。(6分)
PAGE
- 8 -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是以著名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作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
1.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东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宁夏平原
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B.该区域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该区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和玉米
D.该区域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1.C 2.D [第1题,“小桥流水人家”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景观,因此,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C项正确。第2题,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其边界具有过渡性,A项错误。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B项错误。该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项错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D项正确。]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4.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5.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3.D 4.B 5.D [第3题,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特征是“小桥流水和小船,砖瓦房临水而建,垂柳拂水面”,说明该地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D正确。第4题,传统民居的形成主要受区域地形及气候特征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民居分布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河网密布,民居多临河而建,前街后河,用水方便;水流平稳,传统出行工具为船;土地面积有限,房屋紧凑;气候炎热潮湿,民居以防潮、通风、散热为主。“沟壑纵横,降水集中”反映的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征,故A错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征,故B正确,排除C、D。第5题,根据地方剧种的名称较容易判断出正确答案。川剧是四川省剧种,故A错误;豫剧是河南省剧种,故B错误;粤剧为广东省剧种,故C错误;越剧起源于浙江,浙江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故D正确。]
江苏省将省内农业区划分为“两带三区”。读江苏省农业空间格局图,完成6~7题。
6.江苏省农业区划分的依据是(  )
A.城镇化水平 B.农作物分布
C.农业发展条件 D.经济发展水平
7.下列农业区发展措施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渠北农业区退耕还林还草
B.沿海农业带禁止开发滩涂
C.太湖农业区种植温带水果
D.江淮农业区洼地进行水产养殖
6.C 7.D [第6题,江苏省由于各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不同,将农业区划分为“两带三区”。第7题,渠北农业区地处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A项错误;沿海农业带可适度开发滩涂养殖业,B项错误;太湖地处亚热带地区,不适宜种植温带水果,C项错误;江淮农业区多洼地,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D项正确。]
读我国某区划图,完成8~9题。
8.该区划图的划分依据最可能为(  )
A.地形 B.热量
C.植被 D.水分
9.图中“Ⅰ”范围较小的原因是(  )
A.受地形限制 B.受纬度位置限制
C.受人口分布限制 D.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8.C 9.B [第8题,该区划既有南北方向的更替,也有东西方向的更替,尤其是在南北方向上大致以北回归线和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可以判断其划分依据最可能为植被类型。第9题,我国受纬度位置限制,热带地区范围有限,故“Ⅰ”范围较小。]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11.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10.C 11.C [第10题,行政区一般都有明确的区域边界。第11题,河套平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发展成为“塞外粮仓”说明其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黄河水量减少,不利于其农业发展。]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12~13题。
1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3.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市场广阔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12.D 13.C [第12题,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纬度均较高,热量条件差。地广人稀不属于有利的自然条件。两地区夏季降水均较丰富,灌溉水源较为充足。两地区都是平原地形,地势比较平坦,有黑土分布,土壤肥沃,③④⑤正确。故选D项。第13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劳动力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两国都是世界经济大国,对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图示两地区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但是热量条件较差,复种指数低,②③⑤正确。故选C项。]
图a和图b为亚洲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下垫面 ④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市场 D.政策
14.B 15.A [第14题,甲为日本本州岛,乙为斯里兰卡;甲地在岛屿的西侧沿海,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乙在岛屿的东北侧沿海,冬季吹东北季风,经过海洋时挟带大量水汽,降水多。两地都是冬季风的迎风坡。第15题,甲、乙两地都发展水稻种植业,甲地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冬季不可种,乙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全年可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读两区域的部分统计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区域项目    A B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次产业结构 2∶47∶51 26∶44∶30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43 91
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 0.26 0.54
(1)与A区域相比,B区域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区域开放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2分)
(3)根据资料信息,B区域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两区域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的是________。(2分)
[解析] 第(1)题,B区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而A区域海陆交通便利,因此,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第(2)题,区域的开放程度与其对外联系的方便程度呈正相关。第(3)题,“根据资料信息”是题眼,B区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第(4)题,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其产业结构相对应,B区域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较大,因此,就业比重也较高。
[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
(2)A
(3)钢铁工业
(4)B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吉林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扬长补短,产业结构从汽车、石化“二人转”升级为群星辉映的产业“大舞台”,努力使经济尽快走上协调增长的轨道。
材料二 吉林省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项目 所占比重(%) 贡献率(%) 2009年增加值比重(%)
第一产业 13.6 2.7 2.8
第二产业 48.5 59.4 16.7
第三产业 37.9 37.9 12.7
材料三 2004~2009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1)过去的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是汽车、石化唱“二人转”。试分析其汽车、石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并说明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7分)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结合材料一、二,描述吉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6分)
[解析] 吉林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依据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汽车、石化等重工业,但这种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优化。
[答案] (1)吉林省能源资源丰富,靠近钢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技术条件较好,极大地促进了汽车、石化产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会使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内资源短缺现象逐步显现,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破坏、人地关系变得不协调。
(2)如今的吉林省产业结构特征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贡献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小的是第一产业,总体上产业结构趋于复杂。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四川凉山素有“小春城”和“月城”美誉,简述其形成原因。(6分)
(2)上海,是祖国的东方明珠,海派文化特色;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京派文化鲜明。试比较北京、上海两城市文化的主要差异。(4分)
城市 传统民居 戏曲 饮食文化
北京 京剧、京韵大鼓 炸酱面、豆花
上海 弄堂、石库门 阳春面、五香豆
(3)桂林山水甲天下,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6分)
[解析] 第(1)题,“小春城”说明四季如春,冬不冷,夏不热,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地形、纬度角度分析。纬度较低,凉山平均海拔1 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月城”说明空气洁净度高,与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该地海拔较高,空气洁净,山区人口密度低,大气和光污染较少,所以空气洁净度高。第(2)题,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为四合院,上海地区的戏曲有沪剧和越剧等。第(3)题,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分布地区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保护旅游环境主要从提升环保意识、健全法规、减少排放、建设保护区等方面考虑。具体包括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等。
[答案] (1)纬度较低,凉山平均海拔1 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该地海拔较高,空气洁净,山区人口密度低,大气和光污染较少。
(2)四合院 沪剧、越剧
(3)流水侵蚀(溶蚀) 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我国某县面积1 010 km2,区内最高点海拔1 394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2 ℃,年降水量约1 600毫米。2012年该县人口33万,人均GDP为2 100元。下为该县耕地分布状况示意图和该地区1980~2012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
(1)推断该县地形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6分)
(2)分析该县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6分)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该县设计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案。(6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气候资料可判断该县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根据耕地分布状况看,该县坡耕地比重大,无坡耕地比重小,结合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推断该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由此从农业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地形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第(2)题,由该县总面积和总人口数可计算出该地人口密度大,人口压力大,再结合该地的地形、气候、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分析该县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第(3)题,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农业结构、产业链、生态建设等角度为该县设计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答案] (1)特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影响:平地少,人均耕地少;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2)人口稠密,人口压力大;陡坡垦荒、樵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下游地区)洪涝威胁加剧。
(3)因地制宜布局立体农业,农林牧渔综合发展;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村旅游业。
PAGE
- 8 -